第一百零七章 戏志才-《汉末战骑狂潮》


    第(1/3)页

    解决了一个重大的隐患,让李铮暂时轻松了许多。

    他可以肆无忌惮的将凉州特产投入商业流通,为草场赚取大笔的金钱,而且完全不必要担心资敌。

    毕竟,李铮手里的金钱,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紧巴巴的状态。

    随着领地扩大,虽然民生方面大部分基础工程建设有奴籍劳役,但也有很多地方需要花钱。尤其是军饷——因为现今李铮治下除了刚刚安置的流民,其余百姓家庭都不缺粮食,所以士兵们们大多都选择以金钱支付军饷。

    现在李铮麾下,加上击灭韩遂一战所俘虏的士兵,剔除一些不合格者,已经达到了十万人的规模。再排除掉刚刚被纳入麾下的一部分投诚士兵家庭需要粮食,剩余大约有六七万人选择金钱。

    按照李铮当初定下的军饷规格,这六七万人几乎能将李铮手里现有的金钱一年之内吃空。

    可以说在李铮的治下,粮食问题好解决,但金钱方面,一直很紧张。所以,对商业贸易,李铮十分看重。

    另外,李铮已经在筹谋着发行自己的货币。

    不过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到的,现在只是一个设想。

    腊月末,眼看新年将至。

    李铮麾下的政务部工业分部下属研究院,递交上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洁白精美、不易浸墨的纸张,被研究出来了!

    这件事李铮早先是忽略的,但随着领地扩大,越来越多的政务需要处理,整天一大堆一大堆的竹简用车运送,不但书写不方便,浏览不方便,还更耗费人力物力。

    所以便想到了纸张。

    这年头,已经有了纸张,乃是有名的蔡侯纸。为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所造。这种纸张多流行于底层人士,并未真正被高层人士所接受。其原因就在于,蔡侯纸虽然便宜,做工简单,但其一,浸墨,一笔下去就是一大片。其二则是不利于保存,纸张太脆弱,稍稍潮湿一点,或者时间一长就腐坏了。

    所以在蔡侯纸已经被发明了一百多年的现在,高层人士仍然使用竹简、木简、和帛。

    在李铮向工业部研究院下达了研究造纸这个命令之后,一度还曾多次到研究院,给工匠们提出一些自己知道的只言片语的建议,没想到在一年多的时间之后,终于产出成品了!

    一叠洁白精美,厚度适中的质感纸张放置在李铮的案桌上,李铮摸了又摸,嘴上啧啧赞叹。

    当下,便下达嘉奖命令,赞扬了参与造纸的工匠们,并计功勋一次。同时,郑重的表示,工匠们是第一批有资格列入贤者祭坛的贤人,将会把改良纸张这件事,记录在贤者祭坛上,以供后人瞻仰,万世流传!

    当李铮的嘉奖令传到研究院的时候,参与纸张研究的工匠们,无不泪流满脸。他们曾是社会最底层的庶民,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服,没有任何一个上层人士会瞧得起他们。但没想到,他们有朝一日竟然会名列青史!

    这是多么巨大的荣耀?!

    整个研究院,都陷入了狂热的激动当中。虽然大多数工匠因为没有参与这件事而显得失落,但就像当初李铮所言一样,只要能够研究出利国利民的好东西,他们也一样能名垂青史!

    李铮这样做,第一个自然是因为纸张的巨大意义。有了廉价精美的纸张,首先就标示着文明传播更加容易,推广教育更加方便。其次,这是标杆。以此为鉴,想必研究院,甚至民间,各种发明,就会受到追捧和重视,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刺激它们的发展!

    纸张既然研究出来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印刷术。

    这难不倒李铮,太简单不过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