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任命郡守-《汉末战骑狂潮》
第(2/3)页
......
兴平二年,春。
凉州吏部对兴平元年各地主政者县令的政绩考核结果正式出炉,从总体上来看。基本上每个县的主政者都做的不错。
当然,因能力。也有高下之分。
随即,李铮对各地县令的拔擢升迁的调令。也经由吏部之手,公布下达,并面向民间,透明公开化。
李铮治下凉州、并州、司隶关中和益州四个州级治地下,有郡、属国级治地三十九个。其中司隶有七个,凉州有十二个,益州有十二个,并州本有九郡,但云中不在李铮手中,只有八郡。加起来,就是三十九个郡、国级治地。
有的郡、国名相同,比如张掖郡和张掖属国、广汉郡和广汉属国。而眼下,李铮就要废除属国这一称谓,完全改为郡治,所以名字与郡相通的属国,就必须要改名。
张掖属国位于西凉之西,所以改为西掖郡,广汉属国则改为广安郡,犍为属国改为南中郡。另有居延属国,改为居延郡。蜀郡属国,改为西昌郡。
又有长安所在的京兆尹,改为京兆郡,洛阳所在的河南尹,改为河南郡。
这三十九个郡治,原本俱皆没有郡守。现如今,李铮觉得,是到了任命郡守的时候了。
治下的每个县的主官县令,最少也是经过了一年的实践检验,各自的能力,都表现了出来。
正好趁着这次政绩考核,提拔其中的突出者。
取所有考核者前三十九名,予以任命。
其中就有李铮的一些老部下,比如原富平令高瑜,则被任命为北地郡太守。最先跟随李铮的那一批县令,也就是李伯然的那批弟子,除了高瑜,还有三人俱皆因政绩突出,被提拔为郡守。
在提拔自己的老部下的时候,李铮也征求过周肥、周林乃至于赵五的意见。他们虽然才能不甚出众,但这些年跟随李铮历练下来,经验还是有的,下放主政一郡,稍稍还是能够胜任。
不过不论是周肥还是周林,抑或者赵五,都自认才具不足,难当大任,于是拒绝了。
他们没有自持老资格,能看清楚自己的本质,这让李铮很是高兴。
虽然不能升官,但李铮绝对不会亏待他们。
除了一干老部下,另有其余杰出者,也都升迁成为郡守。
比如李铮的大舅哥吴懿,便做了弘农郡太守。
其中最为杰出的几位,都被调任到了重要位置。比如洛阳所在的河南郡。这里与关东诸侯接壤,能耐不够的,是没有资格做河南郡的太守。
比如黄权、杜畿等人,才有这个资格。
当然,也有一些极为出色的年轻人。也被提拔成了郡守,其中就有出身弘农杨氏的杨修杨德祖。
这也表明,李铮提拔人才,不看资历,只看才能。毕竟,那杨修还不到二十呢!以十几岁弱冠之龄。便做了一郡太守,说实话,这可以算是一步登天了!
杨修做了郡守,弘农杨氏欢欣鼓舞,杨氏家主杨彪都深深的松了口气。至少。有杨修在,杨氏暂时不会衰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