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章 良渚神器-《鉴宝秘术》
第(2/3)页
“我也是这个看法,小张老师你是怎么判断的?”秦牧问道。
张天元想了想道:“你们da gai也知道吧,我是学考古出身的,所以对于考古学方面比较擅长。”
“没错,这个跟考古学有什么关系吗?”
张天元点了点头道:“当然有关系了。大量考古发现显示,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州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史前玉琮以苏江南部和江浙北部的良渚文化遗址、墓葬出土最多,甚至成为良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此外,苏江北部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安州薛家岗文化、东山、北河、晋州等省的龙山文化、以及东广石峡文化和其它史前遗址墓葬,也偶有玉琮发现,不过数量都远较良渚文化为少。由此可知,玉琮的分布中心是在江南一带,而且大多数都出自于良渚文化。”
“洛州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出土一件残玉琮,由于过分残破而且图版不够清晰,形制纹饰都难于辨别。有的考古工作者将二里头文化大约在夏,商时期的玉臂环称为琮,显然是不恰当的。陕州红城发现的玉器不限于琮,尚有其它种类。但全部属于收集品,年代不一,可能包括夏代、商代及周代。红城玉琮的形制接近良渚文化玉琮,故有可能是夏代遗物,当然了,也不排除是更早的遗存。”
“商代玉琮的发现,出自洛州、西山、东山、川州等地的商代墓葬或祭祀坑,其中以殷墟妇好墓和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稍多。如果考虑到经过发掘的商代墓葬和窖藏为数较多,则出土的商代玉琮之数量,相形之下便显得微不足道了。这一事实说明:在商代,玉琮已不流行。换句话说,琮作为玉器的一个种类,在商代已经式微。出土的西周玉琮较之商代更少。春秋战国玉琮也同样罕见,可以说成了凤毛麟角。”
“汉代墓葬经清理的数以千计,但迄今只在北河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及苏江涟水三里墩西汉一个王侯的墓里,各出土一件玉琮。前者近似圆筒状,外表面仍有不甚清晰的兽面纹,当属良渚文化遗存。后者内圆外方,为商周玉琮的形式。较别致的是,上面扣有鎏金的银盖,盖面还嵌有一粒水晶泡;下面套有鎏金的银底座并连着圈足,由四个展翅的银鹰承托。这两个事例充分表明:琮在西汉前期已成为‘古董’,甚至经加工后派作其他用场。显然。琮在西汉已成了绝响。”
“汉以后的墓葬中,虽仍偶有玉琮出土。不过是利用传世古物随葬而已。至于宋代chu xian的铜质或瓷质的琮形瓶,则是仿古的工艺品。用途与瓶同或供摆设用,其功能与史前及三代玉琮,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明末至清代的伪古玉,以仿商周素面矮体玉琮为多,也有仿良渚文化玉琮。清代乾隆时期仿古玉琮尤甚。因加工工具,习惯的不同,伪品多数显得圆滑有余而古意不足,熟旧的程度更难做得逼真。”
“基本上综上所述,我就可以判断出。玉琮最繁华的时代就是在良渚文化时期,在加上这个玉琮的特点,基本可以判定,应该就是良渚文化时期的东西了。”
“没想到考古学还有这用处。”马雍笑道。
“考古学虽然与鉴宝不太一样,但是却教会了我许多有关古代文化的知识,其实很多宝贝,只要结合当时的文化状况,就很容易可以判定了。如果再加上出色的鉴定能力,那么成为一个出色的鉴宝师。应该是非常不错的。”张天元笑道。
“说得好,说得好啊!你的想法与我们一样,我们也觉得这玉琮应该是真品,当然了。我们只是从玉琮本身来判断的,属于古玉,距今da gai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你的判断就更加全面了。”马雍哈哈笑道。
“这东西值钱吗?”持宝人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