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杨潮的控制下,暂时让文官和四公子合流,暂时让江南文官团和读书人不再对立,杨潮接下来,就是专心致志对付皇帝本人了。 至于锦衣卫,则暂时被杨潮无视了,因为锦衣卫是天子亲军,锦衣卫其实根本没有自己的立场,他们的立场其实是皇帝的立场。 问题其实就是怎么让皇帝妥协的了。 这在江南文官集团,在读书人团体看来,好像是死结一样,但是杨潮站在局外却有办法。 而且非常自信,不然也不会让冯可宗立刻就去运作了。 一般情况下,文官比读书人强势,可是皇帝一般支持读书人,因此偶尔读书人可以爆发反制文官集团。 可在君权*的制度下,皇权自始至终都是超然的,谁都制不住皇帝。 当然活人是制不住皇帝的,文官不行,书生不行,杨潮也不行,在制度下唯一能制得住皇帝的,只有死人,或者说圣人。 孔夫子。 孔孟之道下,皇帝不是最大的,孔子才是。 但一个死的孔子,是无法威胁到皇权的,因此历代皇帝才敢放心的将孔子捧到万世先师的高位,高高的捧起来其实是为了给皇权瞠目的。 现在要在大明朝制度内压迫皇帝屈服的,也就是这个孔夫子了,但孔夫子不会说话,可是孔夫子曾经说过话。 死了的孔夫子无法跟皇帝说些什么,但是无数活着的孔夫子的门人,可以借助孔夫子的话跟皇帝说点什么。 杨潮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在杨潮的一番运作下,以二立社的书生为核心,整个南京城的书生们行动起来了。 最开始是二立社的其他生员们,在四公子的带领下。有的在夫子庙,有的在太学门口,十几个几十个一群。坐着草席,披头散发。也不哭也不闹,就坐在席子上不断的背诵圣贤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