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行探索-《工业民科》
第(2/3)页
“我们没有?我”董方教授还想理论。可是听了古明的这句话后他一下子就怔住了,最后他扬起来的手也无力的放了下来。
“唉,就差一点!”董方教授深深的叹了口气,身体颓然的倒在了靠背上紧闭起眼睛手捂着脑门不断的摇着头说道。
古明带着董方来到林强生的办公室,秘书告诉他们林强生正在董事长会议室里。两人又赶到会议室正好看见了工程學院的杨万立高级研究员也气喘吁吁的到了门口。
“老杨,那些机器毁了!如果设备还在我们努努力说不准就能很快达到尺寸精度1微米的水平,只要几个关键点攻克了我们就能赶上那几台设备的技术水平啊!”董方教授重重的跺了跺脚痛苦的说道。
杨万立拍了拍老友的肩膀劝慰道:“看开些吧,我相信林强生和你我一样都十分难过,但谁让咱们国家造不出来这样的设备!没有就要受制于人,你我这辈子见到的经历的不是太多了吗,进去之后别给林强生太大的压力,毕竟他的心里肯定也不好受啊!”
古明看着杨万立和董方,他鞠了一躬对两人说道:“杨工,董教授。我古明谢谢你们了!”
杨万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咱们要互相帮助共度难关!”
董方教授也无奈的点了点头,毕竟现在怎么说也比以前要好,最起码他们已经对超精密加工技术有了一些眉目。
三人走进了会议室,正看见林强生静静的站在窗台前背对着众人的身影。在座位上还有着工程學院的徐然學教授和工大的李国贤教授,前者是工程规划方面的专家参加过很多国内的重点工程建设和一些重要军事工程的项目,在工程总体建设上有着很深的成就;而后者是工大自动化专业的领军人物,率先在国内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而且李教授还参与了工大航天专业自动化方面的教學工作,是这方面搞科研技术的带头人!
林强生把他们请来就是为了想让两位教授出出主意,怎么才能让东星的机械加工精度不断提高。给东星公司的科技发展战略找一条出路。
国外也是不断提高加工精度的,虽然没有工业母机一说,但实验室的那四台设备实际上就是东星公司的母机!
现在母机没有了,以后的路就要完全靠自己探索了。上午的时候林强生心里发狠。想着就算磨也要磨出高精度来,但实际上当然没有那么简单,超精密和高精密加工技术是不可能纯靠人工磨出来的!
机械设备的加工精度只会损失而不会增加,1/100毫米精度的机械只能加工出误差在1/100毫米以上的工件。所以,即使在不考虑组装误差的前提下,使用中等加工精度的机械加工的零件组装起来的机械。也只能达到较低的精度,要生产组装成中等精度机械的零件,只能使用高精度的加工机械才能制造出来。根据这个道理,要制造高精度加工机械,只能采用超高精度的加工机械。
这就出来了一个问题:所谓“超高精度的加工机械”又是如何加工制造出来的。
答案可能让人感到意外,“超高精度的加工机械”是用人手造出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