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秦铠看了这厮的报告也是赞叹一番,不得不说,欧阳庆这小子按照后世的说法,那就是政治觉悟特别高、这里面只要是和秦总督国家主义不着调的,那可是一律封杀,不过,这却不完全是秦铠的想法。
“欧阳庆,这件事情你办的很好,这些人倒也未必要封杀,你安排一下,我抽时间见见这些学生!”
“明白了,教官,我这就去安排,最迟后天!”
秦铠点点头,又拿出一份公文,这是最近发生在第二áng厂的一件小事情,一名áng厂的高级技术工顾堂安向áng厂提出要辞职,自己去开办一家小机器厂,现在áng厂的业务非常繁忙,很显然,顾堂安的要求被驳回了,理由也是非常充分的,经过厂里的培训,你才拿到了高级技术工证书,如果不按照合同为工厂服务,则要求他进行巨额的赔款。
这件事情其实有些特例的地方,因为并非所有工人都和工厂签署了合同·而这个顾堂安因为进厂晚,当时候正好在草拟方案,这才有了他的合同,没想到这次·原本以为毫无用处的合同竟然发挥了这种作用,有这约束,这顾堂安自然也没办法,所以继续留在第二áng厂里。
这原本是意见已经处理完结的事件,工业部的大佬们也没把这个当回事,但是情报司在收集资料时,却发现了这件事情应该有其他可挖掘的价值·虽然收集这份资料的军官也没想明白,不过这份资料还是被送来上来。
秦铠却明白这其中的意义,南洋体系的工厂,虽然有着非常不错的工人培养机制,甚至可以这么说,一个勤奋、有毅力的技术工人,通过学习和努力,南洋体系提供了他所有升迁的途径·但是······唯独没有提供的,就是个人的自我发展。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秦铠也不愿意自己花费大量金钱、经历培养的人才跑去自己单干·而且,按照秦铠的估计,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是在工厂培养的足够技术工人、技术工人达到一种饱和程度后才会出现。
但事实显然出乎了他的意料,尽管马尾工业体系已经拥有了数量惊人的技术工人,而且配套工业体系的技术学校、技术学院正在稳定的提供新的工人来源,南洋工业体系为这些工程师、技术工人提供了发挥才能的天地。
但是,有想法的人还是依旧出现了……不过,这未必是坏事!
秦铠拿着欧阳庆摘录的关于这个顾堂安的介绍看了两遍,心中倒是感到十分有趣,这顾堂安是从马尾前学堂82年毕业的学生·自己倒是没见过,在短短一年间就从初级工跃升到高级技术工,这么看起来倒是颇有些天赋。
下午,秦铠让吕率去找了几个82年马尾学堂毕业在军中的学生,仔细打听了一下这个顾堂安的情况后,他决定去看看这个有些特立独行的年轻人。
不过·现在他可是权倾一方的大总督,要脱身跑到湛江工业区去谈何容易,刚盘算好,赵烈文又来了,说是各府大员都来拜见总督,经过一年多的官场地震,广东各府可谓是城头变化大王旗,南洋体系的官员已经牢牢掌握了广东的军政、民政大权,今天第一批急着来拜见的都是体系内的官员,是有重要事情需要议定的,倒也不得不见!
依着赵烈文的计划,那些不愿意依附南洋系的知府、道员,他都会进行一番恳谈,若是冥顽不灵之辈,自有情报司早已备下的种种证据,不多日就会让他悔不当初。而大多数官员都是墙头草的类型,现在秦大总督在两广的势力,不是瞎子都看的明白。
后台再硬,能硬得过广州将军嘛,何况总督府那边做事,倒是向来不赶尽杀绝,这些知府、道台一个个打定主意,即便没了实权,在两广搭上总督府的关系,筹备上一两家厂子,这可比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来的容易,到时候大不了另投他出,不过······广东这边的厂子那是万万不能放手的。
而秦铠自然明白,要政令畅通,自然要行之有效的执行部门,好在这时代根本没有后世的官员集团臃肿之说,广州十府57个县,就算是每个县都配上知县县丞、主簿也就3个官,即便是追加个管治安的典史,那也4个官,而事实上,一个县有知县和县丞,已经是不得了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