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尸神鬼仙》


    第(2/3)页

    这百位高僧指引着李渊的部队来到那巨石屋檐下,随后所有僧人一字排开,在部队的外围形成一个保护圈。百位高僧在风雨中盘膝而坐,念诵佛经一天一夜,整个山谷里洪水滔天,偏偏李渊的部队这里平静无碍。巨石屋檐为他们挡住了风雨,高僧护法为他们挡住了洪水。

    第二天天空放晴,百位高僧就地圆寂,只留下送给李渊的一句话。

    “佛祖说,时间需要一个太平盛世。”

    李渊安葬了百位高僧之后,带兵直接杀进济南府,当时济南府的隋军守将都以为李渊的部队早就折损在西佛峪了,所以没什么防备。结果是,李渊攻其不备,一举拿下济南府,为后来建立大唐盛世开了一个好头。

    可以说,李渊的成功离不开那百位高僧的相助,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唐朝历代君王大力支持佛教的原因之一。佛教也是在唐朝时期,在中国发展到了一个顶峰。

    唐朝建国,李渊带子孙曾回到过西佛峪,感念高僧相助的同时,他命人在西佛峪崖壁间,随山就势,按照当年助他一臂之力的那百位高僧的模样镌造出了100尊佛像。佛像铸成,李渊重修佛峪寺,下旨昭告天下,佛峪寺永世留存。

    可唐朝开国皇帝的一句“永世留存”。在破四旧的时候已经狗屁不如了。老史那帮人冲到这里把佛峪寺的和尚全部撵走,然后用锤子将百尊佛像都给砸了。

    一百尊佛像啊,最矮的两米多高,最高的将近数十米直冲天际,全部砸毁那将是多么浩大一个工程。可老史那帮人硬是将这个工作给完成了,完成的过程比较艰辛。因为从他们开始砸毁第一尊佛像的时候,天降大雨。他们砸了多久,雨就下了多久。大量的积水汇聚起来,形成了一处天然水库。

    所有的破四旧工作做完,老史当帮人走了。他们留下的除了满地碎石。还有一口石台屋檐西端崖壁上新形成的泉眼。那口泉眼水流不大,却无时无刻不有水珠渗出,长年累月下来,渗出的水珠凝聚成为一泓清潭。名为“蕊珠泉”。有人说这口泉水就是那些佛像遗恨的泪珠。

    西佛峪的事情了结。老史作为行动的指挥者,受到了红卫兵上级组织的嘉奖。他的地位水涨船高,从一个“破四旧”成员升级为了“批斗者。”

    批斗。批的是走资派和地富反坏右,总之一切被定义为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人,都要接受老史他们的批斗。

    批斗的形式就是将这些人拉到城市广场上,戴上反动阶级的牌子,站在高凳子上,忏悔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一开始接手这项工作,老史是尽心尽力地去做。

    可渐渐地批斗范围扩大,许多反动分子的家属都被拉出来进行批斗,老史对于这种现象有些看不下去了。

    他和组织里的其他人为了批斗谁的事情争吵不休,矛盾越来越大。

    等到某一天,那些人将一个才六岁大的孩子拉上批斗台之后,矛盾彻底爆发了。

    老史当着所有人的面冲上台去将那孩子给救了下来,这一举动顿时惹得红卫兵组织里其他人的不满。有人大骂老史,说他被地富反坏右给同化了,必须把他也抓起来进行批斗。有人帮老史说话,让他把那个小孩送回到批斗台上。还有人抓住这个由头针对老史,拿根棍子扔到他的面前,让他用拿根棍子对那个反动阶级分子的后人进行惩罚,只有这样做,才会原谅他犯下的错误。

    那么多人在场,偏偏没有一个说把孩子给放了的。

    加入红卫兵组织这么多年,老史心里第一次对组织产生了怀疑,他看看面前的棍子又看看怀里的孩子,当时说了一句话。

    “我史卫国是**员,**员只与阶级敌人作斗争,不和人民群众唱反调。这个孩子不是阶级敌人,我不能批斗他。你们都是群众我不能违背你们的意愿。现在一定要做出个选择的话,我想由我代替这个孩子接受你们的批斗!”

    说完这句话,老史转身走上批斗台,带上了刚才那孩子戴着的木牌子。

    当天的事情就这么解决了,但是那天过后,老史再也没有去参加过批斗活动。

    他的这种消极态度引发了上级的不满,没过多久,老史被降级重新沦为破四旧的成员,相比于批斗人,老史更喜欢这种和真正的封建旧文化进行战斗的工作。

    他兴致冲冲地回归到破四旧队伍里面,只是刚刚回去,就接到了一项严峻的任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