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 攻取襄阳 6-《乱世铮妍》
第(2/3)页
而寇严只回了他一句话:“这条路,是我选的,我会一路不停地走下去,唯一的希望,就是无论我将来是站在高处还是堕入深渊,您都在我的身边,就像现在这样,我便不害怕也不后悔!”
徐庶闻言,终于将视线转到了徒儿的身上,此时此刻,他第一次从徒儿的身上,感觉到了执着的力量,徒儿执着于他,是师徒情,还是她依旧害怕着失败后的孤独呢?想到这里他愈发怜惜起身边这个明明是女童的娇.躯却要装下这许多冷硬的现实,残酷的现实的小小丫头。
他不禁想起年幼时的自己,自己和寇严一边儿大的时候,喜欢舞刀弄枪,常跟在村中中年大叔的身后,看他们挥舞着农具挥汗如雨的样子,当自己拿着大锄头,大镰刀的时候,却假装那是刀,那是戟,挥舞着,叫嚣着,根本不知道沙场是什么,厮杀是什么,却渴望着成为一名士卒。
后来,被越来越多的英雄的梦想冲昏了头脑的自己,背井离乡,做了一名游侠。抛弃了父母,抛弃了家中种了好几辈子的田地。结果却落得无药可救的浪子的恶名。害得父亲在乡亲面前颜面尽失,订好的婚事告吹不算,还连累父亲被气死,自己也背上了人命官司。
那段十三四岁时的冲动的时光,现在想来就是老天给自己开的一个巨大的玩笑,把自己玩完了,留下了一个无人收拾无法收拾的残局。
如果,自己在十三四岁的时候,也像寇严一样,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怎么去要,并且豁出性命也无所畏惧,也许现在的自己,就不是现在的模样了。
然而,这世上唯一没有的事情,就是“如果”。现实不是纸上谈兵,预设的结局,在发生的时候,总会偏差。而等到结局发生的时候,再去想当初的那个“如果”,发现一切都是那么可笑,那么不切实际。
徐庶看着此时充满雄心壮志,几乎可以用豪气干云来形容的寇严,忽然有点儿羡慕起来。没错,就是羡慕。羡慕她这么年轻就这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且有那么大的胆量去最求自己想要的这一切。就像她说的,无论将来是深渊还是高处,只要她想要的,都得到了,就不后悔,也不害怕!
这是多么勇敢,多么豁达的心肠。亏自己还是个年长她这么多的“阅历丰富”的人呢!还说人家格局太小,心思太少。人家刚才那一番话就足以证明,她的人很小,但是心很大,也很坚定,远胜于当世许多自诩成就斐然的男子。
也许,这个徒儿,就是上天看不惯自己一直迷茫,一直踌躇徘徊不敢向前而赐给自己的礼物,让自己在帮助她的同时也改变一下自己。
也许,我就应该相信,这个世界所展现给我的,并不是只有冰冷肃杀和残酷狡诈,还有许多乐观积极,雄心壮志,执着勇敢!
此时此刻,耳边是雄浑的号角声,声声吹响。在耳边,也在心上。脚底下,成千上万的人,用血与铁配合着谱写出这世上最豪迈,最激动人心的华彩乐章。
明明是血流成河,残酷又血腥的战场。明明是不成功便成仁的紧迫现实。但寇严和徐庶的心中此时却同时升起了一样的念头,为了此时此刻的这一点点的领悟,即便下一秒的结局是一败涂地,也算值回票价了!
然而,事实上,花了那么多心思,那么多金钱。让士卒和将领们都憋了这么久,操练了这么久。这一场一鼓作气的战役,又怎么可能让寇严失望呢!第一次亮相的巨大版投石车和初上北伐战场犹如猛虎出下山一般勇猛无畏的将士们都给了曹仁血一样鲜明深刻的印象,也让他真正认识到不夺襄阳不回头的气势应该是怎么样的。
不同于周瑜表面上试探性的攻击,骨子里却想着拖延战术,想着要打一场持.久战。寇严和她的将士们用排山倒海的汹涌气势告诉曹仁,他们就是要和他死磕,他退一步他们就进一步,他进一步他们就进两步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曹仁被这么强势的攻击懵住了,这是上来就要大决战的节奏啊!对方哪儿来的自信?还是说他们的主帅就是个傻子,不知道张弛有道,兵不厌诈才是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他们是打完这一场就把本钱全打光,不成功便成仁吗?真把他曹仁当成是浪得虚名的软柿子了?以为上来就硬碰硬他就怕了就退缩了?想得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