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李思训作品(续)-《捡宝生涯》


    第(3/3)页

    郑安志和童维科都笑着点了点头,就听孟子涛接着说道:“而且我觉得这也不是宋画,应该是一幅明画。”

    “何以见得?”童维科马上问道。

    孟子涛侃侃而谈:“因为绢料,明代早中期的绢料较为粗糙、稀薄,由于绢的经纬密度太低不易落墨,所以书画家往往先将其托上纸,然后再进行书画创作。装裱后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潮湿等原因,托纸与绢极易起层脱开,绢的本身也因陈旧而呈现黑色,到了清康熙期间就基本上销声匿迹了。这幅画的绢料就符合这样的特点,而且从自然氧化等方面来看,应该不是清画。”

    “哈哈,说的好。”童维科笑着鼓起掌来。

    孟子涛连忙谦虚了一番。

    郑安志对孟子涛的表现很满意,笑道:“子涛,来看你这幅画吧。”

    孟子涛说:“那咱们换个地方吧,这里有些展不开。”

    二老都没意见,而且心里也更加好奇,孟子涛拿来是什么画,这么郑重其事。

    孟子涛戴上手套,把画卷小心地从锦盒中拿出,再慢慢展开。

    随着画卷内容的展现,二老脸上表情都有些凝固了,直接往画卷上凑过去。

    “呯!”

    “哎哟!”

    两位老人由于注意力太集中,没有注意,脑袋碰到了一起。

    童维科抬起头看着郑安志:“郑老,来者是客,应该我先欣赏吧?”

    郑安志说:“这是我徒弟拿来给欣赏的,当然我先了,再说了,主人都没看过,哪有客人先看的道理?”

    “既然是你徒弟给你欣赏,那就更应该我先了。”

    “凭什么?”

    “你今后能一直欣赏,我难道能天天待在你家啊?”

    “你想住就住,想要先看,没门!”

    “哎……”

    见二老争的面红耳赤,孟子涛在旁边偷偷直乐,不过这么争下去也争不出个所以然来,他提议猜拳决定。

    二老也同意了,最后还是郑安志获得了胜利。

    童维科很是不乐意:“不行,这么重要的事情得三局两胜。”

    “是不是一会你又输了,还要来个五局三胜啊?”郑安志嗤笑一声,把童维科推到一旁,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起来。

    好在这不是什么小幅作品,童维科在旁边也能欣赏,只是不能用放大镜看到一些细节,他心里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直催促郑安志看快一点。

    郑安志也不理他,以自己的速度从头到尾把画作欣赏完,童维科迫不及待地接过了位置。

    郑安志问道:“子涛,这幅画你是从哪得来的?”

    等孟子涛把下午的事情讲了一遍,他笑着又问道:“那你觉得这幅作品的作者可能是谁?”

    “我认为应该是李思训的作品。”

    “说说看呢。”

    孟子涛斟酌了一下言语,这才说道:“大家都知道,李思训之画受展子虔的影响,展子虔画松不画松针,只用绿色点染,画法古朴。而这幅作品则先用石绿点染,而后又用石青加上两笔交叉的线,以示松针。”

    “这种绘画方式,与北宋李成开创的描绘松针的‘攒针’法相比较,自然会显得比较古拙,符合李思训承上启下的特点。”

    “另外,这幅画作中的树木描写已注重交叉取势,显得繁茂厚重,但枝、干、叶,仍用工整的双勾填色法;山石用中锋硬线勾描,无明显的皴笔,设色以石青、石绿为主,墨线转折处用金粉提醒,具有交相辉映的强烈效果。而画中的人物,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如此种种,我认为都符合李思训的画风。”

    “而且,这幅画作无论是画风还是意境,比起宝岛故宫《江帆楼阁图》都只强不弱,除了李思训本人所作还能是谁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