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救援(四)-《捡宝生涯》


    第(3/3)页

    之后孟子涛竟然向右一滚,一个弹跳,腾空,手持长剑从空中落下,落到了甲壳之上。

    那三足鳖的智商也颇高,知道不对劲,居然主动翻身,瞬间向一边倒去,刚上去的孟子涛也直接被甩了出去。

    孟子涛以违背物理规律的度,落地、转身、然后一个翻滚就到了三足鳖的后面,对着三足鳖的尾部薄弱处一剑刺出,所有动作一气呵成。

    “江昂!”

    三足鳖出了凄厉的吼声,在孟子涛拔出宝剑的一刹那,长尾使出浑身解数,朝孟子涛拍了过去。

    那长尾的度快若闪电,但孟子涛的反应却还要迅,抽出长剑之后,就如鬼魅般逃离了此地。

    孟子涛那一剑对三足鳖来说其实还谈不上致命,但如果算上剑是破邪的刀仞剑,那就要了三足鳖的老命了。

    接下来,三足鳖疯似地用尽一切手段,破坏着四周能够破坏的一切,而在这个过程中,它的度也越来越慢,足足折腾了三五分钟,才彻底停歇,没了声息。

    孟子涛小心地上去观察了一下,未免其死而不僵,一剑把三足鳖的头砍了下来,腥臭的血液喷洒的周围四处都是。孟子涛已经有了准备,身上并没有落到半点。

    之后,孟子涛顾不上其它,连忙朝那处石门走去,为免误会,他边走还边呼喊道:“大军,你们还在吗?”

    半响,里面并没有一点声音传出,孟子涛心神一紧,连忙跑进石室,重新戴上矿灯,却现石室左边七零八落的躺了八个人,其中就有双目紧闭的大军。

    孟子涛急忙跑了过去,见大军面色灰暗,浑身沾满了黑暗色的血迹,而且还散着阵阵腥臭,不出意外,应该是中了毒了。

    试了下大军的脉搏,十分微弱,犹如风烛残年,孟子涛马上给他喂了一滴灵液,接着检查他的伤势,现最严重的是肚子和右胳膊的位置,不但深可见内脏(骨),而且伤口已经暗化脓了,显然是中了毒的影响。

    这种伤势根本耽误不得,孟子涛急忙拿出各种工具,开始为大军治疗,就算以他的医术,再加上体内灵气,以及外用灵液的配合,十多分钟后,大军的伤口处才出现鲜红的血液。

    这还是因为大军上回经过孟子涛的调理,体质恢复的缘故,不然的话,估计都等不到孟子涛来救援,就已经呜呼哀哉了。

    好不容易处理好了大军的伤势,孟子涛接着查看其他人,他们之中,有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和一位中年男子,因为伤势太严重,身体都已经僵了,眼见是活不成了。

    另外五位全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年纪最小的大概在二十三四左右,他的伤势最严重,已经出气多进气少了,剩下四位伤势也不清,只不过比他稍微好一些而已。

    孟子涛检查了他们的伤势之后,就开始着手治疗,伤势较轻的四个人到还好,最年轻的那位,能不能活过来就只能看天意了。

    一番治疗花了孟子涛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他才得以休息。紧接着,他环顾四周,马上就有了现,在对面,居然还一具尸体,不过这具尸体的年代太长远了,已经变成了白骨。

    另外,孟子涛在其中还现了一件骨雕筒。

    这雕筒的上下端和中间刻缕出凸起的弦带纹,将之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中间弦纹带密度较厚,有7周~8周弦纹,这使整件器物显得均衡沉稳而富于立体感。

    弦纹带之间、上下两部分的空地中,各嵌有五枚绿松石小圆饼,雕筒上疏朗有序的几点,真是生花之妙笔,器物也因此显得清雅而不失华贵。在饰绿松石圆饼的另一侧,雕筒的上部有上下两排共四个穿孔,今人已难揣其意。

    以孟子涛的经验判断,这种雕筒为新石器时期大汶口文化所独有,在其他文化和地区均不见。其质地分兽骨和象牙两种,可分别名之为骨雕筒和象牙雕筒。这两种雕筒现的数量不是很多,据统计共5o件,它们的造型和刻镂工艺大致相同,估计其用途也是同一的。

    (2/62)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