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油纸伞-《捡宝生涯》
第(2/3)页
司马月澜说:“本来你花这个心思干嘛,再说了,子涛他运气好,暗语又是他现的,说不定过段时间,他就找到了线索呢?”
舒泽觉得还真有可能是这样,就凭孟子涛逆天的运气,说不准过上几天,就打电话给他,说已经找到线索也不一定。
“子涛,如果找到线索一定要给我打个电话啊。”
孟子涛笑道:“那是一定的。”……
大家吃完晚饭,又聊了一会天,于是就各回各处休息去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上午,大家吃过早饭后,舒泽就亲自驾车带着大家前往他推荐的摄影师的工作室。
到那之后,大家欣赏了摄影师的作品,孟子涛和何婉奕都觉得非常满意,水平和陵市影楼的那位席摄影师不相上下,而且因为是一个圈子的,舒泽介绍的摄影师也对其推崇备至。
既然对这位摄影师的水平很满意,而且舒泽先前也说过,两位摄影师除了风格有所不同之外,其它方面都相差无几,于是孟子涛和何婉奕都不想再麻烦,就定在这里。
这位摄影师的行程也比较紧张,就算有舒泽的面子,最多也只能插个队,不能马上就进行拍摄。
不过,孟子涛和何婉奕都没意见,反正他们并不着急,正好给他们安排办理护照的时间。于是就把时间定到九月份,可以等陵市那边拍好了国内部分再拍。
从工作室出来,由于时间还早,大家商量了一下,前往附近的景点游览起来。
何婉奕和司马月澜叽叽喳喳地在前面说着话,虽然俩人认识的时间不长,但已经很亲密了,孟子涛和舒泽都有些嘀咕,看不懂女人们之间的感情,当然这也是他们想看到的。
时不时地拍些照片,点评一下周围的景色,大家都很惬意。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又聊起了文化传承的话题,为有些已经失传的传统手工艺品感到惋惜。
吃完饭,大家准备接着游玩时,外面却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司马月澜把手伸出屋檐,感受着雨滴落到手上的感觉:“刚才还见到太阳,现在居然下起雨来的,还真是天公不作美啊!”
“雨又不大,干脆我去买几把伞,咱们来段雨中游历怎么样?”说话间,舒泽看了看大家。
大家都没有意见,孟子涛指着不远处的一间便利店说:“咱们就去那买吧,正好淋不到雨。”
“行。”司马月澜想起了先前的话题,边走边说道:“说起雨伞,我就想起小时候用过的油纸伞,又漂亮又好用,可惜现在想要买到那样的油纸伞已经不容易了。”
油纸伞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相传是由鲁班妻子云氏明。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
而经常使用的尼龙钢架伞是19世纪英国人根据我国油纸伞的开合原理,使用现代材料,工业化生产改进而来,由于方便携带、价格低廉,慢慢的油纸伞就被尼龙钢架伞所取代,现在在国内已经很难见到了。
舒泽说:“没办法,现代生活,大家看重便捷,别的不说,手工制作一把油纸伞最快需要1周时间,包括穿伞头、网伞边、湿纸、糊伞面、顺伞、上油、穿线等1o9道工序。这年月能够单独制作一把油纸伞的工匠都寥寥无几了。”
孟子涛说道:“其实是我说的话,尼龙钢架伞虽然便捷,却是毫无生命的工业品,传统油纸伞那种雅致天成的美感,是尼龙钢架伞永远无法比拟的。”
“小哥说的太对了,看看我这把油纸伞,咱们平常买的尼龙钢架伞哪能比得上?”这个时候,旁边一位胡子拉碴,左眼部位还有一条长疤的中年人,突然插了一句话,还给大家展示了手上拿的一把油纸伞。
油纸伞上的图案以传统国画常见题材为主,如花鸟、山水等,也有以古典文学名著内容如《红楼梦》、《西厢记》的情节为题材,伞柄和伞骨均保留素材原来的颜色,带有古朴的韵味。
中年男子手中的油纸伞以山水为主题,水墨风格,再加上作者水平不错,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司马月澜看着有些眼热,问道:“大叔,你这把油纸伞是哪买的?”
男子笑着说道:“没有现成的出售,你如果要的话,可以订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