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信息的含义-《捡宝生涯》
第(2/3)页
巨然为南方山水画派之祖,在构图和笔法上,巨然借鉴了山水画家董源的作品,但他的画中所表现出的意趣和境界又自成一派。
他在传统江南画的基础上揉入了一些北方山水画特有的构图风格,笔锋较为粗犷,虽不做烟雾迷蒙的景色但画中透漏出来的湿润之气却是不可忽略,他尤其擅长用粗重的大墨点,用鲜明和老辣的手法描绘江南山河,所以他的画更加淡墨而粗放。
从古至今,巨然的画作深受绘画专业人士和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也有不少学习山水画的人研究过巨然的画,但从来没有人能够达到他那样的高度,用现在的话可以说“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越”。
具体到这幅画来说,它在各个方面,都有巨然的风格,但再像也只能说是形似而神不似,达不到巨然的高度。
所以说,这幅画是一幅古画是毋庸置疑的,但它是不是巨然的作品,那就存疑了。
当然,不管怎么说,这确实是一幅高水平的画作,就算不是巨然的作品,价值也低不了,拥有修复的价值。
因此,孟子涛在得知这并不是巨然的真迹之后,同样还是看得非常仔细,没有放过画卷的每一处地方。
但也正是这样,孟子涛在靠近装裱的裱袖部位,意外地现了一条信息。
过了足足二十多分钟,孟子涛才重新站直了身体:“李总,这幅画修复起来很困难,而且时间也不短……”
“需要多久?”
孟子涛琢磨了一下:“因为你这幅画损坏太严重了,补洞、帖断纹、全色、接笔等步骤必须要仔细做,花的时间可不少,如果让我来修复的话,至少半年时间吧,如果修复的过程不顺利,时间还会花的更多。”
孟子涛还有一点没有说,他并不是全职,不可能所有时间都花在画作的修复方面,这无疑也会耽误不少时间。
李清晨问道:“那修复之后的效果呢?”
孟子涛说:“至少普通人看不出这幅画是修复过的。如果你觉得时间太长,或者想要修复的更好,可以再考虑一下别的专家。”
如果修复的效果真能够达到孟子涛说的水准,李清晨觉得可以接受,不过书画修复毕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更何况这幅画还是巨然的作品,又是他父亲的珍藏,对待起来当然得慎重才行。
于是,李清晨考虑了片刻之后,说道:“孟老师,容我再考虑几天,到时我再打你电话,你看怎么样?”
这正合孟子涛的心意,当然表示没有问题,之后他就询问能不能让他对作品拍几张照片,给出的理由则是为了考虑作品的修复。
李清晨也没有意见。
孟子涛拍了照片,他和舒泽又在李清晨这里坐了一会,随即就提出了告辞。
出了门,舒泽就忍不住问起了那幅作品的真伪。
孟子涛说:“风格方面和巨然很像,但还达不到巨然的程度,应该是一幅高仿,创作时间有可能在宋元时期。”
说着,他就让舒泽进行了一番讲解。
“原来是这么回事,可惜了。”舒泽一开始还有些惊讶,听了孟子涛的解释之后,就只剩下可惜了。
“这幅画还是不错的,能够从宋元时期流传到现在,也已经很不容易了。”
“那又怎样,还不是因为保存不善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要我说的话,到时就算李清晨想让你修复,你也别答应了,不是巨然的作品,根本不值得你出手。”
孟子涛闻言笑了起来:“既然这样,你还带我过来干嘛?”
舒泽笑道:“我先前不是以为是巨然的作品嘛。”
孟子涛笑道:“这幅画也是可圈可点的,而且,刚才我在观察的时候,还现了一条信息。”
舒泽愣了愣:“什么信息?”
孟子涛说:“我在裱轴处现了八个蝇头小字‘虎落平阳,荣归故里’。”
舒泽又是一愣:“什么意思?而且这两个成语算是反意词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