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五章 游丝毛雕-《捡宝生涯》
第(3/3)页
孟子涛对此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在心里默念了一句,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下午三点多,孟子涛刚把清洗好的玉佩拿到手中,欣赏了一会,老六和老牛就联袂而至。
孟子涛笑着说道:“玉佩刚刚洗好,你们还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嘿嘿,还是我神机妙算。”老牛嘿嘿一笑,看向了孟子涛手中的玉佩:“这就是上午买的?”
孟子涛点头道:“对,刚才表面全是黑色油腻,我清洗了一下。”
老六讶然道:“看起来不错嘛。”
这件玉佩为青玉质地,玉质缜密,镂雕辟邪,其设计巧妙,层次丰富,栩栩如生,加上玉匠刻画细腻,鬼斧神工,这块玉佩实属汉代玉佩之中的精品之作。
孟子涛笑道:“可不是看起来不错这么简单,你们可以看看它的雕工。”
东西一入手,老六眼睛就有些发亮,这个时候,孟子涛又指了一下桌上的放大镜,说道:“你用六十倍的放大镜看。”
老六一开始还有些疑惑,但他马上想到其中的关键,连忙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
只见,玉佩表面雕刻的线槽边沿规整,不见崩口,仅在弯转之处偶见前后不符的线纹。有多条短凹槽连接而成的阴线痕迹,每道凹槽皆作两头尖浅、中间宽深的枣核形,因此同条长线纹的宽窄略有不同,槽底为既相连接又大致等长弧形磨砂痕迹……
老六越看越是震惊,最后问道:“这是游丝毛雕?”
老牛顿时一声惊呼:“什么!这是用游丝毛雕雕刻出来的作品?”
孟子涛笑着点头道:“对,不出意外,雕刻手法应该使用的是游丝毛雕,而且特征也很明显,是不是?”
“游丝毛雕”,是流行于战汉时期的一种细线纹雕琢技法。此类细阴线形若游丝,细如毫发,逶迤婉转,顺畅遒劲,又被称为“游丝刻”或“跳刀”。
其特点正如明人高濂在《燕闲清赏笺》中所描述的:“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宛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匀,交接断续,俨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
根据已发表的考古资料,“游丝毛雕”技法之雏形见于春秋晚期,但当时线纹之长度及连贯性尚不及战汉者,主要用来构成矩形绹索纹、网格纹以填补每组单位浮雕图案间的空白之处。
到了汉代,“游丝毛雕”技法成熟,一般用在直径不超过1厘米的小形玉龟甲、玉猴上。表现为又细又浅,但法度森严。一般认为,游丝毛雕在汉后失传。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游丝毛雕的精品之作本来就不多,像孟子涛刚刚得到的辟邪玉佩更是稀有,市场价值至少得有两百万,也难怪老六和老牛都那么震惊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虹子”“678sky”“njn”“cch”“天下大不同”“老水牛”投的月票!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