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确实是留学生-《我的探长生涯》


    第(2/3)页

    “啪!你这逆子,你再说一遍信不信我打断你的腿!”谢旭一拍桌子,恼怒的训斥道。

    “阿淑,你这侄子可真叛逆。”孙伟也被谢云鹏的突然爆发吓了一跳,随后小声的在谢晓淑的耳边低语了一句。

    “说正事呢,你正经一点。”谢晓淑不满的推了孙伟一把。

    “咳咳……二哥,其实云鹏说的也不错,一个国家只有像正在修建京张铁路的詹天佑这样的工科人员确实不太行,所有工科运用的东西都需要理科去研究,而理科研究的东西还需要工科去实践,在咱们大清朝工科虽说凤毛麟角,但还是有一些的,而像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艾萨克·牛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这样的科学家咱们大清朝还真是一个没有的,说不定云鹏就能成为咱们大清朝第一位科学家。”孙伟与其是在夸奖谢云鹏,还不如说是在告诉谢云鹏自己其实并不是一无所知。

    “你怎么知道他们的?”谢云鹏虽然之前对孙伟表现的比较恭敬,但其心底是看不起这个不学无术的租界探长的,然而却没有想到就这么一个连正规的西式学校都没有读过的人竟然认识这么多的科学家,尤其是像爱因斯坦这种刚刚崭露头角的科学家。

    “呵呵,你知道的我都知道,我知道的你却不一定知道,年轻人有勇于攀登的冲劲是好的,但是你们的性格却如同一匹不羁的野马,藐视既往,目空一切,好走极端,勇于革新而不去估量实际的条件和可能性,结果常因浮躁而改革不成却招致更大的祸患,老年人则正相反,他们常常满足于困守已成之局,思考多于行动,议论多于果断,为了事后不后悔,宁肯事前不冒险。我知道你打心底是看不起我和你父亲的,你不要反驳,你的行为已经说明了你的内心,但是你要知道你父亲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要多,他的一些想法虽然落后,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但绝大多数对你都是有用的。你可以藐视权威,但却不能藐视你的父亲,藐视你父亲为你准备的一切。”孙伟眼睛直视着一脸诧异的谢云鹏,说道。

    “你……”谢云鹏虽然依然不服气孙伟的说教,但一时却找不到反驳的语言。

    “我知道你心里肯定还是不服气,认为比你父亲和我见多识广,但我却要告诉你你见的并不多,识的也并不广。”孙伟一改刚才好好先生的样子,非常严肃的说道。

    “阿伟,你少说两句!”谢晓淑不想自己的男人与侄子一见面就将关系搞坏,也不想自己的家人刚刚想要与自己缓和的关系因孙伟的出言不逊告破,于是赶紧出言阻止道。

    “小妹,你不要管,让孙探长说。”谢旭阻止了妹妹的劝解,然后对孙伟说道:“孙探长,以前我确实看你不顺眼,但你刚才的那番话却是说的非常好,我这小子自留学回来以后就目空一些,都闯下这么大祸还不知悔改,我知道你是有本事的人,你就应该代我教训一下他。”

    “二哥,你这话严重了,有本事我可谈不上,不过云鹏在大学内学习的那些知识我还是懂的一些的,也算是相互学习。”孙伟虽然表现的非常谦虚,但语气中却充满了自信,这一点让自认为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谢云鹏非常不服气。

    “孙探长,你说你懂的我大学内学习的知识,我就问你一个大学中最简单的物理问题,你能回答上来吗?”谢云鹏有点挑衅的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