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北京新画面来人-《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第(2/3)页

    “你好,冯一平。”冯一平跟对方打了招呼。

    “来来,坐下说。”副校长招呼大家。

    之后没有寒暄,吴经理笑着对冯一平说,“一平同学,你外公是不是住在梅家湾的梅建中?”

    “是的。”

    “你是不是用深海的笔名。于92年在收获十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名叫一个都不能少的?”

    “是的,我还有编辑部的信。我外公应该还留着当时汇款单的复印件。”

    吴经理和小张对视了一眼,可算是找到正主了。

    他们这一番也不容易。先是和编辑部联系,找到了当时冯一平留下的联系地址,然后马不停蹄的到梅家湾,却扑了个空,从大舅那里打听到冯一平的消息,又去梁家河中学打听了一下,是不是有这么件事,然后才辗转找到市一中。

    “一平同学,你这篇的相关影视改编权还是属于你吗?”

    “是的,我没有对外转让。”

    “那就好,我们公司的艺术总监,也是知名导演张先生,有意把您的这篇改编成电影,不知您意下如何?”

    听了他这话,外面走廊上的老师一阵喧哗,还真是真的,学生发表,他们有些意外,但不至于吃惊,但是学生发表的,能被现在国内最顶尖的导演看中,对他们来说,则遥远的有点不真实。

    几个领导这时也不太淡定,都用热切的眼神看着冯一平。

    “我个人对此深感荣幸,在不大幅改编的情况下,我没有意见。”这就是场面话,他可是比现在的老谋子还清楚这部电影最后的效果。

    对面的吴经理却有些意外,冯一平虽然是说深感荣幸,却并不是十分激动的样子,这让他觉得,接下来的谈判,可能不是那么轻松。

    果然,接下来的情况很快就印证了他的猜测。

    企业都是讲求效率的,特别是老谋子交待下来的事情,当然是越早办妥越好,所以他们也没有拖延,马上就进入了谈判阶段。

    但是,却在版权转让费这一项上卡了壳,新画面提出的是八千块,冯一平给出的是五万块,差距太大,而且双方都不让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