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锋芒暗蕴(二)-《铁血强宋》
第(2/3)页
在汴梁城外杨凌的庄园当中,这一餐晚饭人人都吃得痛快。
这些日子回到汴梁,犒赏酒肉,都吃得腻了,此番农家风味,米粥微黄,菜蔬新绿,果子甘甜,再加河中捞起的鲜鱼熬汤,帐子张盖在院中,感受着晚间从汴河吹来的凉风,看着远处汴梁城随着天色暗下来星星点点亮起的灯火,人人都觉得胸怀大畅。
这些日子杨凌活动量是足够的,在这个时代就这十来天算是难得清闲,锻炼之后一身大汗之后洗过热汤,换上干净衣服吃新鲜农家菜,要是再有几瓶啤酒,仿佛过的就是自己在大学时候每天都过的日子了。
吃饭时候,他也不管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不住的谈笑风生,评点麾下那些家将如何,王黼和杨凌已经拧成一股绳,李邦彦作为对都门熟悉得不得了的一号人物,自然就被王黼派遣到了李邦彦身边,以出谋划策,李邦彦这个时候是只笑而已,大家是同生共死过来的,起码在朔州会战之上,李邦彦在很大程度上协助王黼,对晋阳军的支持不可为不大,情分已经不比往常,李邦彦又是性子偏重于放逸疏阔的,也不在乎晋阳军军将和他们同桌,上下脱略些形迹,到更显得轻松自在。
这些从汴梁赶来的这些晋阳军军将,岳飞只是黑着一张脸不搭腔,吃得飞快,吃完了就让到一边静静等候,牛皋和几名军将倒是大吃大嚼,不住还好奇的问这问那。
至于此次来和杨凌讨要个什么主意安定军心,他们也自知道自己不过是陪衬而已,还够不上与闻大事,此来不过是表明立场,还不如放宽心思一些。
这顿饭吃了不短时间,岳飞脸色已经越来越沉,杨凌还是那副浑若不觉的样子,杨凌身边最明白他所作所为深意的李邦彦和吴玠都相顾而笑,却也不说破。
杨凌麾下两将,牛皋今日看来算是打定主意了,杨凌要和他们说什么将来打算,他就听着,杨凌要他配合,牛皋也绝不推辞,效力到底,要是杨凌当真就是想在汴梁城过这富贵日子,放权撒手,万事不管,他牛皋也就自寻门路。
反正他是半路出身,真要拉下脸,总能找到一些旧关系,现下能战之将凋零,他牛皋也有一些本钱,不怕将来西军不结纳。
至于岳飞,他还没有牛皋军中沉浮的圆滑世故,虽然话不多,实际却是锐气方张,还满满的都是理想主义,牛皋他们紧随杨凌,除了这个时代的人身依附关系之外,这些军将更多的是想跟随杨凌求得更大的富贵。
杨凌这一年给他们的,比过去统帅十几年带给他们的都多,而岳飞,只怕是真想追随杨凌做一番事业出来,挽这场汴梁人几乎没有感觉到的天崩地陷的末世局面!
这等能干忠心,还有些理想主义,和外界也没有什么牵绊的属下,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杨凌运气也当真逆天,在自己未成气候的时候就遇见了岳飞他们,而且他也有慧眼,一下将这几个一年多前还是泥腿子的年轻人硬生生的提拔了起来,其实这脸色难看,眼看就要爆的岳飞兄弟还有在燕地的罗候,严世臣,才是杨凌最靠得住的班底!
在席面上几个人各怀心思的时候,一直沉默不开口的岳飞终于忍不住了,大步走到还在那里悠闲剔牙的杨凌面前,重重行礼下去,语调硬邦邦的跟铁也似:“杨将主!当日之言犹在耳,将主欲以一身之力,率领我辈奋力而前,只手而前……难道杨将主此刻都忘记了么?小杨将主虽然口口声声说无时或忘,可现在俺们这千余人马到了都门只是被搁置,麾下尽是被拉拢,小杨将主就视而不?当日所说,属下完全感觉不出来!”
岳飞此刻已经行礼起身,昂然站在庭院当中,一席中人,都用不同目光看着这个已经有岳飞威名,此时不过才二十岁的年轻无敌大将:岳飞是泥腿子出身,当年只能算得上识字,自从在杨凌麾下之后,除了打熬身体,磨练武艺,整日也都是在苦读,如一块海绵一般孜孜不倦的吸收所有一切。
现在说出话来,已经颇为可观,条理明晰,用词慷慨,听得周遭几名晋阳军军将都不住点头,牛皋这个时候都忍不住挠挠头,心里面嘀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