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传国玉玺-《汉明大黄袍》
第(2/3)页
美妇人笑道:“这是一石三鸟啊,可汗英明。”
“哈哈。趁着皇太极的手还没伸到这里,我们要做准备了。”
……
……
王絮儿坐不惯马,便坐在牛车上。天气离回暖还有一些日子,厚厚的皮袄裹在她的身上,裹得严严实实的。罗一飞无事献殷勤地非要说自己赶牛技术高,一定要赶车。杨帆虽然心里不怎么乐意,但自己也没赶过车,只好随罗一飞赶车。
他拿过那个木盒子,看了眼里边的东西,然后很平静地合上了,将他随意地拴在了马鞍上,并不是很在意。
这玩意。真假还真不好说。自从五代之后,传国玉玺的真假就很难说了。不管这玉玺是真是假,绝对是烫手的玩意儿。想不是自己能不能留,就是交给朱由检,都是有风险的。但是不交,那是绝对的危险,只要不交,林丹巴图尔就等于有了他的一个把柄,万一派个使臣来试探一下朱由检,那一揭穿。就是死。私藏传国玉玺,即使你想说什么,都是百口莫辩,其心必诛。
这交上去。林丹巴图尔想得到的,他杨帆自然也想得到。杨帆冷笑一声,呢喃道:“这老小子,还跟老子玩这一手阴招。”这玉玺自然是要交,而且交要交的有水平,既不能私自留着。还要交得不知不觉。
从青海出来,一竹本来打算回了万年寺,不过杨帆不准备回去,主要是怕后山那个白衣僧把王絮儿留在寺庙里,让一个女子,被一群和尚包围着,杨帆宁愿让絮儿直接回京师。
至于絮儿,如今也不必再回万年寺。老和尚在做法事之前留下的话中,就说,丹药服用之后,生死只能看天命了,再说巴蜀是个伤心地,她的那些冷血母眷也不会收留他,自然不想再回去,便转道擦边去往陕西,想要直从陕西进入湖北,杨帆还有一处担忧,便是这陕西的局势和旱情。毕竟没有亲眼见到过,杨帆想要看一看。那两箱大宝箱便成了最惹人眼的东西。只好找了一车的茅草给盖上,财不露富,这“起义革命”的老“根据地”,贼人自然多,若是太招摇惹来麻烦就糟糕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