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琅虬文开太虚府(十七)-《魏野仙踪》


    第(2/3)页

    事实证明,龙章凤篆这等所谓“仙符”的层次,立着魏野还是太远,就算是描摹古意的鸟虫书,都还不好掌握。魏野现在所用的,仍然是修道之人惯见的篆、隶并行的行符之法。

    然而他今天这一番尝试,便将自身与那些寻常修持符法之辈区别开来。要知道,转译天符云篆,并非是件容易的工作,只有那些积年研习符箓之道的符道大家,方敢做此尝试。而道门中,大凡能自天书云篆中截取其间真文道韵,转译成符的人物,莫不是别立体系、自开一派、传下道统的大宗师。

    如今的魏野,距离那等开宗立派的神仙中人还远远差了不少档次,然而起码已经稍稍具备了些这样的宗师意识。

    说到底,魏野是民俗学家出身,对民俗现象的分析推演,是真正成为民俗学者的必修课。若是只懂得乡野考察、书海钩沉,那叫做驴友,叫做两脚书橱。

    一手托住虚空中这道转译而得来的离象神君真形符,魏野思索片刻,将它望空一抛。

    符文脱手,在空中转了几转,渐渐却生出些不一样的变化来。

    那些一竖一横、一撇一捺,渐渐如人身骨骼般支起,渐渐的,似乎能看出经络血脉、筋肉皮肤,乃至毛发爪牙,渐渐衍化而出。

    说起来复杂,这变化也不过是瞬间之事。

    所谓天人化生之道,便借着这道灵符传达而出。

    不过片刻间,魏野面前就立起了一尊神将法相,头戴绛色武弁大冠,身披赤鳞宝甲,外罩烈火飞焰袍,一手持剑,一手捧丹火葫芦,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只是这尊神将的面目,却是空白一片,不见眼耳口鼻,只见大略轮廓。

    “这样出去,是不是太吓人了点?”魏野摸了摸下巴,自顾自地嘀咕了一句,又望了望这尊神将法相头顶的那一颗赤红圆珠,其间光彩焕然,一道离卦卦符在珠光中载沉载浮。“何况这画风也和咱不怎么一致……”

    心念动处,魏野将手在空中一点,依旧是引气成符的手法,却是画起混元如意法的根本符篆。随着他指尖移转,一道符篆渐次成形,却是飘落在了离象神君真形的头顶。

    随着混元如意法根本符篆下落,离象神君头上那一顶武官所戴的武弁大冠,忽然变得黯淡无光,却在无光处,一抹春时草木初萌的鹅黄嫩意,渐渐流淌而出。

    不过片时,这绛色大冠就变成了魏野所戴的浮筠竹冠,只有那一颗离卦宝珠,兀自在竹冠上盘旋。

    魏野也不在意,只将混元如意法再催,宝珠上赤火流光,转眼化成了一片火云,随即朝着竹冠一缠,便在离象神君脑后垂下了两条火色云带,恰如道门逍遥巾的模样,只是略长了点,再有两寸就挂到了腰带上。

    随着离象神君真形变化,身上烈火飞焰袍与赤鳞宝甲也随之化作了青溪道服之形。只有那火光灼灼的宝剑与赤红如炭火的丹火葫芦,依然还是原样。

    然而随即便有一道形如扶桑神木的繁复符篆飞出,落在了离象神君真形的头顶。这道符篆才与离象神君真形一触,便轰然三分,分出一道如剑符令与十头三足金乌来。

    那道如剑符令随即贴上离象神君真形手中宝剑,原本透着火光的铁剑,瞬间敛去锋芒,火光掩去,却露出酒红色的哑光,剑身厚重间更是带着一丝绀紫贵气。

    而那十头三足金乌,却是径直投入丹火葫芦之中,转瞬之间,丹火葫芦那浑圆的身躯便被拉长,化作了一只青竹箭壶,壶中满储十支无羽火铜箭。自然魏野也忘不了,将六甲神符附了上去。

    至于那一株扶桑神木,却是直接融入了离象神君真形之内。洞阳剑祝作为魏野修持至今的根本之法,也是带着最多魏野本人的特质,随着这一株扶桑神木融入,离象神君那空白无物的面孔,瞬间变化,化成了一个面目清朗却又蓄着匪气十足的小胡子的仙术士来。

    魏野摸着下巴,围着这自己亲手打造的西贝货转了一圈,不由得意说道:“张道陵天师炼龙虎丹,丹成而修得五五身外化身。我这路借符法取巧,点化出了这尊离火化身,算起来,也能和前贤略略媲美了吧?”

    话是这般说,然而魏野自家事自家知,那五五身外化身,乃是丹道上的至高成就,离着仙凡之隔就剩下最后临门一脚。魏野这借离火神君真形符为基,点化出来的离火化身,只能算是是符术变化之妙用。

    其间差别,大概就像是沙皮和藏獒的距离。

    最关键的,这尊离火化身,本质上还是一道灵符,自身并无灵明神智可言。那五五身外化身,却是分形合形,皆为一人。想要将这尊离火化身运使起来,魏野还得在旁的事上花花功夫。

    将头一转,魏野便向着那卷素书度过去一道心念:“八卦神吏真形如何成就,我已窥得几分其中堂奥。只是指挥不得。如今看来,只能以分神化念、元神出游之法运使,不知素书之中,可有这等法门?”

    这一卷素书,自太渊宫成、灵机凝就之后,随这一方天地而成,也算得上是一件了不起的天成宝物。然而谁成想却遇到这么一个惫懒货色,问题多多,真不知道是魏野之幸还是这卷素书之不幸。

    然而随着魏野发问,素书之上却是云篆游走、连连浮动,不多时,便有一篇符法浮出书面。

    这一篇符法,名为,比起那演化八卦神吏、十二大夫、五城真人的云篆真形之法要简便许多,却也是玄门正宗之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