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琅虬文开太虚府(八)-《魏野仙踪》


    第(2/3)页

    道门符篆之中应用最多的,还是籀文、篆字、隶书,这其中又能分出虫鸟篆、行楷草,林林种种,追其根底,便是字圣仓颉从鸟形兽姿间创制的鸟迹书。统而言之,这便是中夏书,也占了各类道符所用灵文的九成九。

    至于戎夷书,源出楚地鸟虫篆,后来也包含了四方蛮夷之书,佛门所用的梵字、十字教的拉丁文同希伯拉文,乃至北欧如尼文之类,都算是戎夷书的范畴。

    只有鬼书比较特别,其形幽昧难明,似字似画,倒是有些像是禹王铸鼎,留下的妖鬼之形。

    而被封在地心水晶中的灵光符篆,怎么看也与寻常道门符篆所用的中夏书有别,倒像是天成之物。它们在地心水晶中载沉载浮,一时散形,化为符篆虚影,一时聚形,化为赤金无羽箭,箭杆上则布满了树形花纹,十只三足乌在枝叶间隐约可见。

    好符,好箭,好卖相。

    握着地心水晶,魏野小心翼翼地送了一道真气入内,四支赤金箭矢一遇这股纯正的道家真气,随即一字排开。原本紧束的符形微微散开,那原本不过小指粗细的赤金箭矢,光晕又扩大了些,粗若酒盅,透过地心水晶,符篆结构更是历历可见。

    魏野逐个地看过去。那些盘曲的光线,不但构成了扶桑神树和三足乌,若将这些盘曲的线条一个接一个的拆解出来,便是极古老的鸟迹文。

    虽说在古文字学上,魏野的见识比寻常冒险者高明点也有限,但是借着竹简式终端,到底还是将这一串鸟迹文破译了出来。而将这一串鸟迹文连起来读的话,恰好是源出的一段经文:

    “日者,天之精,阳之明。”

    亲手拷贝了两版,对于这部太平道的立教之典,魏野同样是熟得不能再熟。为了推演完善洞阳剑祝,魏野对中所论述的火德合阳之道,更是下足了功夫。

    此刻,他的目光随着这赤金符篆的伸缩吐纳、游走蜿蜒,看着那扶桑神木伸展枝条,看着那三足金乌欲飞未飞。目光随着这赤金符篆运转一回,周身真气也随之鼓荡一圈,只觉得这道符篆的运转之势,处处都搔着了心头痒处。

    过去,他自认将六甲箭与洞阳剑祝两部道术已经修到了炉火纯青地步,其中火候精微处,更非他人可比。然而在这道赤金符篆面前,却是仿佛一条养在瓷缸里的鲤鱼,骤然落入长河之中,却发现了一处新天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