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团结和谐(六)-《魏野仙踪》


    第(2/3)页

    蛤蟆王超也跟着这些年轻人挨家挨户喊门,他也曾跟着奢摩罗那老妖僧扮作游方胡僧在人间打混过,名义上是云游化缘,其实是为老妖僧吸人血预先踩盘子。听着有人问这个,他也就照着当初做游方和尚的盘口开了价:“肯去的,人人有半升粮食!”

    听得有工粮可挣,应了魏野这临时抓差的人算是多了些,但也都是些住在大杂院里,靠卖力气过日子的角色。不是扛活的,就是搬砖的,正经些的匠人都不见一个。

    魏野也不挑好歹,将目光一扫,见也来了十来号人,都是正当青壮的年纪,将头略点了点。随即一指地下,叫他们将伤得最重的那几个教民都栓在扁担上,两人一个,扛猪般地扛了。余下那些受伤不算重的,就挨个将腰带连成一串,像一行用柳条穿了鳃的鱼般,由几个年轻人抄着枣木棍,牧猪一般地赶着走——

    这些小事,仙术士也不去管它,王超早已赶了驴车过来,魏野牵着司马铃的手,施施然登上驴车,在车中盘膝坐了,闭目养神。比起眼前这点小事,一会到了县廷,还有的是官司要打,不先将精力养足,哪有精神和一群就差在脑门上刻着“我等是教民保护伞”的地方官做口舌之争?

    仙术士闭目不语,司马铃却是耐不得车中气闷,拨开绣符车帷,露出半张小脸,向外面张望着。

    汉人,天生就喜欢热闹,那种一点不热闹、只有秃驴或者半秃的驴主持的****,永远沉闷到无趣,在汉人看来,那就像是缺乏人间气味的鬼吊丧。对的,人在吊丧的时候,也有音乐,有大悲,有酒肉,有香气,有白孝与黄土的色彩变幻,而也只有鬼吊丧才那样乏味。

    这一串的教民游街,不管知道不知道伏波将军庙前那一场战斗的人们,终于忍不住从窗户、门缝、墙头、街角巷尾之类的地方冒出一张脸或是半截身子。然而窃窃私语间,全都是兴奋意味: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这一回,总算见着教民走了背运!”

    “这黑水城,终归也还是讲王法的地方!”

    “我可见着了,是马家那二小子,上回就是他们几个半道劫了我阿公家运的酒!”

    “哥几位,这帮无赖祸害了大家好些年,今个儿干嘛也不给他们一点滋味尝尝?就算不能打,还不能唾他们一脸口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