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汇 合】-《放啸大汉》
第(2/3)页
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刺劈动作,却是个骑术刀(矛)法兼顾,需要一心二用的高难技术活。
张放第一天上手时,先是用矛,来回奔刺五次,没有一次击中目标,最后一次还因用力过度差点摔下马,好在有新式马镫稳住。据邓展说,初次练习,很少有不摔的。张放能稳住,除了他平日里锻炼有方,骑术过关,更得益于马镫的应用。
张放直到第三天,才成功刺中目标。之后练习难度更高的劈砍,几天下来砍坏了两把环首刀,还震伤了虎口,不得已休息了一阵。
按邓展的说法,如果掌握火候,时机把握准确,是不会震伤手臂的。
张放承认自己还需多加练习,但他同时也注意到一个问题——环首刀有局限。
环首刀是一种直刃刀,很不利于劈砍,更不利于马上劈砍,这方面匈奴人的胡刀就比较趁手。
于是张放画出图形,让军匠为自己打造了一把弯刀。结果刀出炉后,看到的人都是大眼瞪小眼。这刀也太弯了,比胡刀还弯几分,看上去象是上弦月。
在众人的疑虑目光中,张放就用这把阿拉伯式弯刀,使用反手握刀法(更有效发力、避免震伤),经过数日练习。然后正式披上订制铠甲,来到校场,进行测试。经过短暂热身后,一次出击成功,收获欢声一片。
当张放兜马准备进行第二回合时,邓展忍不住跨过围栏,走到跟前,细看弯刀与张放不断花式耍刀,道:“这种样式的刀配合反手握刀,当真比正握环首刀更好?”
张放想了想,道:“器械之道,阴阳把握,端视实战情形,不可一概而论……咦,这是谁跟我说来着?”
邓展由衷道:“大剑师之论,果然不凡。噢,少主活学活用,亦是不凡。”
大剑师?那是谁?张放话一出口已然想起,这些论述不是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而是与剑术一样,来自那个“张放”——准确的说,来自于教他剑术的老师。这个老师是大剑师么?嗯,将来回到长安,倒要见见。
“哈!”
张放再次催骑,飞一般从木靶前掠过,一刀挥出,得心应手。
“笃!”
这一次,刀锋准确从人形靶的脖颈处切过。
比扈从众欢呼声更快的是一声喝彩:“好,这一刀,足以将匈奴人的脑袋削下来!”
声音有点耳熟啊,张放勒停战马,还没来得及回头,一个熟悉无比的激动声音入耳:“公子!”
张放猛回首——渠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