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大年初一拜年-《官易同道》


    第(2/3)页

    第二天早上便是大年初一,岳浩瀚早早的起来,见爸爸岳玉林和妈妈王素兰已经在忙着用红包包着压岁钱。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春节是华夏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农历旧的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华夏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在春节期间,大多地方的民间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正月初一最主要的风俗就是“拜年”,拜年是华夏民间过春节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关于正月初一,自古至今还流传着很多禁忌,据传说,正月初一为扫帚星姜子牙的老婆的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另外就是,大年初一已嫁之女不可回娘家,过年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会把娘家吃穷,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过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来拜年,媳妇要帮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在年初一早餐忌吃稀饭、药品,一般吃饺子。过去的常规穷人家年初一才吃稀饭,所以在年初一的中午一定要吃米饭,表示家里整年度都会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又叫做万神盛会,表示所有的神都出来拜年,因此为表尊敬首先要敬神,然后才可吃早饭,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补品补药初一最好不要吃。

    早餐吃过饺子后,岳浩瀚兄妹四人依次给爸爸岳玉林、妈妈王素兰拜年,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岳玉林和王素兰坐在客厅里,望着四个孩子,笑的合不拢嘴巴。祝福完,王素兰把包好的压岁钱从岳浩瀚开始,依次给每个孩子派发了一个红包。

    岳浩瀚接过红包,笑着说,爸,妈,压岁钱还是给妹妹、弟弟们吧,我都已经上班了,不能再要压岁钱了呀。

    王素兰笑着说,拿着,无论你多大,在爸爸、妈妈眼中你就是孩子,等啥时候你让妈妈抱上大孙子了,这压岁钱再给我大孙子。

    压岁钱,在华夏年俗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两种的,其中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才真正叫压岁钱,老人的“压岁钱”是指为了他们不再增长岁数,可以多活几年。另一种是长辈给晚辈的红包,其实这钱叫“压祟钱”。

    关于“压祟钱”还有个传说: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在每年的大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在大年三十夜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竟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

    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成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在当今时代,压岁钱已经悄悄的变味,早期来说,压岁钱并不是给真钱,而只是给像钱一样的象征性的东西,是希望起到震慑性的作用。但后来,人们逐渐把压岁钱实用性的意义给强化了,因此就变成了给真正的货币。

    随着长辈在过年时包一块大洋给子女的情形出现,压岁钱的意义才发生重大改变。从此,压岁钱“避邪去魔”的功能逐渐结束,而其新担负的“一本万利”、“财源茂盛”、“步步高升”等“励志”作用应运而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