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杜家小娘子》


    第(3/3)页

    昨日沧浪县当地的一家当铺收到了一枚玉佩,这枚玉佩的主人正是镇国公府二房长孙所有。

    皇太孙收到消息的时候太子还在昏迷中,是以当时镇守边关的镇国公世子根本难以想象皇太孙走到半路的时候太子会逝去。嘉元帝也很快封皇太孙为下任继承人。

    考虑到轻车简从早日回京,皇太孙所带的人并不多,除了镇国公府二房的长孙便是镇国公府忠心耿耿的家将。

    皇太孙失踪后,正国公府一直在竭力寻找,其中能张明一群人身份的物件更是暗中下发到各地。其中便有二房长孙所带的身份玉佩。

    当铺的人收到玉佩后不敢耽搁直接告诉了东家,当铺的东家为了攀上镇国公府直接让人传了消息给镇国公府。不过中间不知哪里出了疏漏,竟然闹了出来该知道的全知道了。

    当玉佩的是沧浪县的一个贫家妇人,据其所说手中的玉佩是半个月前儿子捡回来的。家中公婆见玉质极品便商量着以后就当做家中的传家宝,一代代的传下去。结果几日前妇人的汉子在山上摔了一跤从山坡上滚下来断了腿。家中银钱用完,实在没法便想着把玉佩当掉救急。

    镇国公府的人连夜赶去,同行的还有禁军衙门和嘉元帝的亲信。以及自己跑去默默关注的各家各派。

    魏朗作为皇帝的亲信理当不让的占据主导地位。一行人匆匆赶到沧浪县顾不得梳洗直接找到捡到玉佩的孩子。

    年逾五十已经晋级成祖父的魏朗和蔼可亲拍拍小家伙的肩膀,笑眯眯的问道:“这个玉佩你是从哪里捡的啊?”

    干巴黑瘦的小男孩直接指了指村子南边的一条大河。

    魏朗笑着点头,拿出一包糖给了小男孩,接着问道:“那你能带我们过去吗?”

    “好啊!那里我奶奶和娘已经找过了,什么也没有。”小男孩随意的说着嚼着糖出门去。

    魏朗似笑非笑的看了眼妇人和其婆婆,两人哆嗦着齐齐摇头,妇人紧张的有些结巴的道:“大老爷,我们不知道那是贵人的东西。以为是沉船里的东西,就是看看能不能捡到宝。真的没有故意寻找那些东西。”

    大商河多水多,沉船这种事在全国各地天天发生。以前村子里也有那种在河边挖沙的时候捡到一个宝箱,一朝富贵无比的人家。是以见到儿子在河边捡到这么好的玉佩,婆媳二人忙赶着去找了。说不定他们家还能趁机发大财呢!

    结果宝贝没找到,家里的汉子摔断了腿又赔上了全部家底。玉佩也没卖成钱,直接引来的官家的人。这玉佩简直就是个灾物。

    现在倒好了,竟然和皇太孙的死牵扯上了关系。

    此刻,妇人真是想揍死自家儿子。

    一行人匆匆赶到小男孩所说的河边,便见一条三四米宽的小河里密密麻麻的种植着水白菜。一副常见的农家风光。

    小男孩挺挺胸脯指着河里的水白菜道:“我那次就是在水里摘白菜,不消息摔了一跤手正好抓到了玉佩。”说完小男孩在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众人,上一次他这么说的时候,爹娘和奶奶都说他是最好运的宝宝了。

    魏朗盯着水面上密密麻麻的水白菜,冷声道:“搜!”

    禁军统领带着禁军和沧浪县衙门的人一个个跳进河中,密密麻麻的水葫芦被拔掉扔到岸上,清澈的水面变得一片浑浊。

    魏朗眉头皱了皱总感觉不对劲儿。

    掏出荷包中的那枚玉佩,魏朗放在手中审视着。

    小儿巴掌大的玉佩晶莹剔透,玉佩之上带着一条紫色的络子。白色和紫色相得益彰,显出丝丝尊贵。

    不对!

    魏朗转动一番玉佩上的络子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络子不是紫色,是绛紫色!

    在玉佩的孔洞处的丝线的颜色明显要比其他的地方深一些。

    这只能是两个原因造成,一方面络子用的太久了,其他的地方被太阳晒掉了色儿,或是其他的原因让颜色变浅了。另一个就是这条络子在水里泡了许久,泡掉了颜色。

    魏朗拿起络子认真看起来,很快得出结论。

    这枚玉佩在水中泡了很久。

    如果是旧络子肯定会有毛边断丝之类,这条络子除了颜色不正,其他的和新的差不多。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