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义乌-《杜家小娘子》


    第(3/3)页

    既然农耕世家的路子走不通,杜小喜决定为家里和大伯家尝试另一种发展模式。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南北大运河和山中水道他们不能世世代代做码头干苦力的劳工。

    杜小喜想把山水县发展成‘小义乌’。

    借着交通之便把山水县变成全国的商品集散地!

    当然这种有钱途的事情早已被杜小喜的未来公公柳二爷先一步分了好大一块蛋糕了,码头那边的上铺和各种行业几乎已经宝饱和。所以杜小喜决定把杜家村变成‘小义务’。

    小商品集散地,利用本地极其廉价的劳动力制造各种廉价的小商品销往全国,只要几十年一两百年后这个名头打出去,山水县本地的百姓过的就不会差。

    当然,这一起都是杜小喜理想的最高境界。

    现实却是,当年杜小喜颠颠的让家里做竹蜻蜓出去卖,村子里除了大伯家相应的几乎一个没有,如果不是碍于杜小喜是喜乐大师的徒弟,杜小喜敢肯定村里人肯定不少人要戳着她的脑袋骂她傻姑娘了。

    竹蜻蜓的最终结果是辛辛苦苦大半个月真没卖到什么钱。

    这万恶的山寨社会!

    瞅一眼就会自己做一个的古代人要不要这么万能!

    (未完待续。)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