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到粒子方程的时候,王贤成多少有些拗口。毕竟他以前一直习惯了说法术,而不像能量粒子理论之中,吸收了能量粒子之后,已经成型可以释放的被称为灵术,而之前的模型则叫做粒子方程,有明显的区别。传统的法术并不这样,释放之前和释放之后的过程并没有明显区分。 这也是能量粒子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吧。毕竟结合现代科学,尤其是数学之后,能量粒子理论是一个相当精准的修炼体系,和传统修炼体系的那种模糊粗糙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两个粒子方程是一对,一般来说,需要配合使用。一个粒子方程叫做输入方程,就是这个,”杨晨指向那个仿佛黑洞一样吞噬光线的粒子方程: “它可以将各种数据参数存储起来,根据赋予的能量粒子强度,其存储量又有所不同。跟传统科学的电脑乃至于传统玄学界用来存储信息的玉简之类不同,它扩展存储空间,只需要增加能量粒子即可,并不需要额外增加物理的存储介质。它所需要消耗的最低能量粒子数量为三十颗。” “颗?”王贤成对杨晨提到的这个量词表示不解。 “哦,颗是为了方便起见,理论中用来衡量能量粒子的能量多少的一个度量衡。实际上并不是说在能量海洋之中真正存在有一颗独立的能量粒子。因为真正的最基本能量粒子组成结构,已经达到了量子层次,但是因为那是微观尺度,在宏观尺度之中进行计量数据就太大了,所以设置了虚构的度量单位。” “基本上,一颗能量粒子的能量,就相当于一度电能量的千分之一。并不多。但这只是构建粒子方程所需的能量粒子数量。粒子方程构建完成后,会有一个放大效应,会自动吸收天地间的能量粒子来最终形成灵术。这个放大几率根据粒子方程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至少在几千上万以上,甚至更高。” 说到最后,杨晨还把能量粒子理论对修士阶位的定义也一一阐述:“而修士的阶位,也跟其精神力量能够控制多少颗能量粒子有关。每一阶修士,分为初期中期后期巅峰四个小阶段,这你应该知道吧?” 王贤成点点头。 “一阶初期修士最开始是无法控制能量粒子的,不过随着修为的提升,慢慢的可以达到控制一颗的水准。这就是一阶中期。而在一阶中期到一阶后期的修炼中,只是将操纵能力变得更加细微,本质并没有增加,能够控制的能量粒子还是只有一颗。”杨晨详细解释道: “而一阶巅峰则能控制两颗。不过从一阶巅峰到二阶初期,涉及到一个质的提升,一阶巅峰极限为可以控制三颗的水平,不突破就永远无法增加,而二阶初期最低水平则是五颗。这里有一个水准跃迁的过程,从控制三颗一下子跃迁到控制五颗的水平。这就是所谓修为升阶之后,实力暴增的根本原因所在。” “原来突破之后,实力暴增是这样的原因啊。”王贤成点点头,若有所悟。 “以后以此类推,同阶的小阶段提升并无瓶颈,升阶则有瓶颈。二阶初期五颗,中期八颗,末期十三颗,巅峰二十一颗,二阶巅峰极限三十四颗。三阶初期五十五颗,中期八十九颗,晚期一百四十四颗,等等等等,以此类推。王贤成,你注意到没有,这些数字,是有规律的。” “什么规律?” “如果将不同阶段所能控制的能量粒子数字,包括升阶之前的数字放在一起,那么就是0,1,1,2,3,5,8,13,21,34,55等等的一个数列,而这个数列之中的数字,从第三项算起,每一个数字,正好等于前面两个数字之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