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一文一武-《大唐魔术师》


    第(2/3)页

    范愿缓缓的打开名刺,看到名刺上的名字,范愿不禁站了起来,喃喃自语道:“山东豪族?一文一武?”

    听到范愿所说,董康买也站了起来说道:“山东豪族年轻一代中的翘楚——文武双才。”

    范愿回答道:“正是文武双才——文相崔干、武相卢承庆。”

    前隋时,前隋司徒、越公杨素以善识人、善统兵闻名天下。年方十岁的崔干、卢承庆两人,被山东豪族清河崔氏家主、范阳卢氏家主带往长安,请越公杨素以辨其才。

    越公杨素须发斑白、身穿便服,威严大度的独坐于庭院之中的石桌旁,石桌上一壶茶水,一个茶杯,简单整洁。

    崔干、卢承庆并肩走入。崔干步态自然,风流潇洒;卢承庆则步履稳重,气息均匀。

    远远望去,杨素不禁暗暗点头。

    到了杨素近前,两人站定,不卑不亢,举止有方。

    杨素打开了两人的简评,对着崔干问道:“你是崔干,精通文史,为人多谋心细?”

    崔干躬身行礼道:“小子崔干拜见越公。”

    按照惯例,杨素会向崔干提出问题,以考校崔干的志向、胆识、才学。杨素想起早朝时,隋炀帝问大隋“文相”、内史舍人、户部尚书虞世基的一个问题,虞世基竟然不能回答,满面羞愧。他童心未泯,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问道:“何谓户籍制度?我大隋户籍情况如何?有军、民各几何?”

    问过问题后,杨素不禁后悔,虞世基朝廷重臣、当世大儒,都无法回答,一介孩童又怎么能够回答呢?

    而崔干稍事思索后,竟然侃侃而谈,不但将隋朝当时的户籍情况,如实的说出,而且将之前数朝的户籍情况,一一道出,并加以分析。希望朝廷轻徭薄赋、奖励人口、奖励农耕,促进户籍增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