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邯郸陌上九月秋(六)-《三国之最风流》


    第(1/3)页

    小名小熊,大名严猛的少年不屑地说道:“他怎会是我子龙兄?他是我子龙兄的手下败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冀州山多林多,产马出铁,地临幽、并,百姓质朴,民风尚武,在文事上或不及豫州,而在好武习战上却胜过豫州。常山、赵国在冀州的最西边,与并州的上党、太原、西河、上郡等地相邻,受这几个地方的风习影响,尤其尚武。严猛自称他十来岁就跟着赵云shè猎於野,今年才十五六岁便已马术jing熟。来访赵云,尚未入乡,就看见一个寻常乡人打扮的年轻人能shè连珠箭,五十步外连中三矢。只从这两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常山国民风之果劲。

    荀贞若有所思,心道:“边郡铁骑、丹阳jing卒固然天下知名,燕赵慷慨悲歌之士亦久有盛名,这冀州却也是一块jing兵之地啊!”他现为赵国中尉,只要打起抵御黄巾余党的旗帜就可以在任上招募燕赵jing勇,光明正大地扩充部众。——人还未到赵国,他就已经开始计划起ri后的招兵来了。

    他把目光从那个在溪边柳下shè箭的年轻人身上移开,转到前边不远的乡里中,一眼望去,乡里的土路上甚是冷清,行人不多,里外两侧的田野上一如别处,也是几乎不见农人。

    他心道:“只是,要想招兵就得有粮食。常山缺粮,赵国地狭民少,想来更加缺粮。瞧常山这窘状,连亭长都养不起了,何况征召jing勇、练兵养兵?这粮食却该从何处来?”思忖琢磨,想道,“我是中尉,管不了民事,粮食最终还得借助赵相刘衡。皇甫将军说此人忠信知兵,叫我不必担心他会掣肘,待我去到赵国后却得尽快见他一见,看看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想弄来粮食,不外乎两个办法:问皇甫嵩要或者自己种。

    整个冀州都缺粮,问皇甫嵩要估计也要不来多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种。荀贞是中尉,只管军事,管不了民事,这粮该怎么种还得全依靠赵相刘衡。

    这一趟常山没白来,即使没见到赵云也够本了。就在赵云家住的乡外,荀贞定下了去到赵国后的两件大事:一个种粮,一个招兵。他正思忖,听到宣康问严猛:“这人不是赵云?那是谁?连珠三箭,皆中靶的,好厉害!”

    严猛撇了撇嘴,说道:“这也叫厉害?不就连珠箭么?我也会shè。……,我子龙兄的箭术才叫绝妙。我子龙兄不止箭术绝妙,而且骑术jing良,又矛剑双绝,威震常山,县人谁人不知?前几个月,近万黄巾击我真定,时我城中守卒不到两千,满城吏民尽皆战栗,唯我子龙兄不惧,带了十余骑出城逆击贼兵,两进两出,无人能阻,城中守卒、吏民因此士气大振。黄巾贼围城半月,无功而返。立功疆场,保家卫国,这才是大丈夫,在溪水边shè几支箭算得甚么?”

    严猛年纪虽小,言语豪迈。

    荀贞闻言转顾,轻轻拍手,笑道:“‘立功疆场,保家卫国,这才是大丈夫’。说得好,说得好啊!”

    得了荀贞称赞,严猛却是红了脸,不好意思地说道:“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我子龙兄说的。”

    “噢?原来此话是赵君所说?”

    “是啊。”

    既能得长者之爱,又能得少年拥戴,生xing仁厚,事兄恭谨,jing於骑shè,擅用矛剑,临近万敌人而不惧,两进两出,无人能阻,慷慨声言:保家卫国方为大丈夫。

    虽然至今尚未见到赵云,但一个形象饱满的赵云却已出现在了荀贞的眼前,这个形象的赵云正与荀贞想象的相符。他都有些迫不及待了,笑道:“乡里就在眼前,咱们进乡吧。”

    诸人应诺。

    宣康刚才问严猛那个shè箭的年轻人是谁,严猛没有回答他,他好奇心重,越是没得到答案的他越想知道,跟着荀贞走了两步,实在忍不住,又低声问严猛:“小熊,你还没说那人是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