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触即发-《重生在奥匈帝国》
第(2/3)页
当然,地方的混乱也是必然的,恩斯特整顿起来都那么的困难。希特勒没有理由轻易的摆平国内的一切,毕竟这里的主角是恩斯特·弗朗茨而非希特勒。
希特勒也明白恩斯特的迫切,因此他也不再奢望什么,直接开始往边境上增兵,世界级的大战即将开启。
欧洲司令部的总司令员舍尔纳元帅很是激动。因为在欧洲的这几年他虽然一直都挂着上将司令员的头衔,可实际上他的真正权利并不大而且下面人把各种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根本无需他出面。
此时此刻他终于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甚至他还是这里的总负责人,包括约翰·冯·克莱齐奥、泰格、大卫·普斯辛十余位东欧联盟赫赫的战将都在他的麾下等候来自他的军事命令。
简单来说,欧洲战区的大部分都是老将们,欧洲战场也是恩斯特最看重的地方,来自德国的那些优秀的年轻将军们恩斯特可不是很放心。
因为功勋的缘故,恩斯特特意把上将分为三个级别,一星上将至三星上将。其中三星上将是级别最高的一个等级,继续往上则是恩斯特限制数量的十位元帅。
东欧联盟和德国的这一战是至关重要的一战,因为谁都清楚这是登上元帅的唯一一次机会,错过这一次那么等同于终身错过,因为谁知道会不会还有下一次战争的到来?
新的军队制度,集团军也从原来的十万陆军改为五个陆军师五万余陆军,由此大量的中将被晋升为上将,这也是给他们一个晋升元帅的机会,毕竟职位的限制让他们真的超越上司成为元帅同时也很难发挥出自己的真正战斗力。
500万陆军整整100个集团军布置在远东战场和欧洲战场的边境上,100位集团军军长、中将上将等待着拼搏元帅的机会。
隆美尔和古德里安是德系年轻将军中最出色的两位。而他们也因为这一次的风潮直接成为两大集团军的军长,同时军衔也晋升为中将。
说实话他们竞争元帅的几率非常低,并非是什么不公正也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战区的限制让他们很难争得过欧洲战场的那位集团军军长们。
日本几乎已经是任人宰割。干掉这样一个对手能够有多大的功绩?尤其这份功劳还有十余个人一起竞争,难度可想而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