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不赚最后一块钱-《崛起香港1949》
第(2/3)页
“不管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我还是觉得你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李逸松微笑道,“阿龙,在家人面前,你开开玩笑没什么。你在外面应酬的时候,别因为别人夸你两句,你喝了了几杯酒,说话就没有分寸了。”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李华龙微笑道。
“就算做事,能低调,还是低调点好。”李逸松说道。
“知道了。”李华龙笑着应道。
李华龙的文章,起到的效果并不是很大,下一个交易日,3月11日周一的成交量高达4.9亿,相比上一个交易日,成交量降低了一些,可成交量依旧惊人。
这一天,一些股票价格小幅下跌,同时也有一些股票股价继续上涨,恒生股指仅仅下跌3个点。
好话不说第二遍,依旧有很多人抱着炒股发财的念头,李华龙根本没有想去管这些人,任由他们疯狂。
……
过去几年,香港的股市牛,楼市也很牛。
香港股市这波牛市的出现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早在1967年,周总理下令鹏城驻军不得让文化大革命的群众涌入香港,这个讯息表示香港对华夏有存在价值,国家会保护它。
到了1968年,香港地产逐渐从1967年暴*动中复苏过来,那一年,李华龙旗下地产公司频频出手,从政府手中买入大量地皮,想要在与别人的竞争中获胜,买入地皮的价格都不低。
楼市的复苏,刺激了股市回暖,小股民亦恢复信心,股市被认为是容易套现的产品,而暴*动期间买楼宇很困难,为了保值,涌入股市的资金暴增。
港币长期与英镑挂钩,1972年6月之前,英镑持续走弱,港币贬值,香港出现高通胀的状况。
自从1972年6月,英国政府决定让英镑自由浮动,之后,港元开始与美元挂钩。
过去几年,很多人出于让自己手中资金保值的目的,将大笔资金投向楼市和股市,不仅促使房价不断攀升,让上市公司股价不断攀升,就算业绩差的公司的股价有出现了大幅增长的情况。而一些业绩出众的大公司,短短两三年时间,翻了三倍,甚至有的增幅超过五倍。
大部分老股民在这波牛市赚了很多钱,他们很愿意更多的人将资金投入股市,他们的成功树立典范,很多人受到他们的影响,将资金投入股市。
李华龙参股的香港联合交易所成立之前,当时,股民买卖的股票太少了。无法向经纪的跑腿落单,
股民向经纪的跑腿成功落单,这些跑腿用自己的资产担保其客户,然后才可透过经纪进行买卖。当时,股票经纪的佣金约为0.751,跑腿从中分佣。
随着香港联合交易所成立,经纪数目大增,这些经纪积极得多,减低佣金。而且提供孖展(margins,保证金的意思)服务,可做九成按揭。
最近几年,香港产业结构开始逐渐转型。旅游、金融和商贸等行业迅速发展;海外大量热钱涌入;政府启动新市镇开发计划的实施;1972年,政府制定“十年建屋计划”;还有,港府要修建多条地铁的消息甚嚣尘上。
这种原因促使楼市回暖、繁荣,房价和租金飙升。投机活动盛行,炒卖楼花现象严重,开发商捂盘惜售。
股市和楼市都弥漫着浓厚的投机氛围。狂热到失去理性程度。
这次,李华龙撰文给香港股市扑冷水,很多人看了他的文章很不高兴,这些人说他是害群之马,说他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显然他写了这篇文章,多少对香港股市继续上涨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让那些手里有股票并看好后市的股民无法发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