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坚持-《全民大学霸》


    第(2/3)页

    跟大部分老师一样,沈崇峰并不愿意强迫学生做不喜欢的决定,他更喜欢将选择前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向。

    也许这些选择是错误,也许这些选择是正确,他都不会阻止。因为他很清楚,老师不可能一直引导学生,在适当的时候,他必须要教会学生自主。这个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要比知识重要,一位不能够自己行走的人,不管生理年龄多大,他依然只是一个婴儿。

    对王宁自然也是如此,他不会强迫自己的学生。愿意就是愿意,不愿意就是不愿意。在这之前他会将事情说清楚,选择前交给对方。最多选择跟他不同的时候,他会有点失望。

    而王宁的这次选择并没有让他失望,他选择了一条难走却有伟大的道路,就算是有他的扶住,这条道路依然注定布满荆棘却也铺满鲜花,能不能走到山巅坐上最后的王座,还需要更长的努力。

    可是这个结果依然让他兴奋,随着王宁的点头,沈崇峰很清楚的认识到。数学迟到了近百年的再一次变革的核心即将出现,而这个核心的地点不是西方,也不是欧洲,而是拥有古老数学体系的华国。

    想到这个情况,沈崇峰就有点激动的不能自己。

    跟大多科学家一样,沈崇峰自然也奉行着科学没有国界而科学家有国界的原则,一定程度上的交流是所有科学家都会做的事情,可是最终的成果他们大部分奉献给了国家。

    并不是他们无私,而是他们清楚,在当今社会,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不管多么伟大的研究都不可能进行下去。

    沈崇峰自然也是如此,他衷心的希望国家更加富强,祖国更加昌盛。为了这个目标,他跟很多默默无名的科学家们一样努力着。可是,很多的事情并不是努力就可以追赶,最起码祖国富强、昌盛的目标还很遥远。

    可是王宁的出现却让他看到了一个可能,华国数学界昌盛的可能。

    为什么西方的数学家比华国多很多,还不是因为近代数学的起源就是在西方,而且几次数学革命的源点也在西方。西方学者更容易接受到数学的每一次变革,在那些变革之中,大多数的数学新知识被他们接受融合,并且进一步提升,于是,西方整体的数学家比华国多很多。

    华国不是,几百年前的闭关锁国让它接触不到任何外界的信息,内部的一潭死水更不可能诞生变革的火星,于是,原本优秀的东西被追赶,被超越,被扫进垃圾桶。

    在几百年华国的大门被人用枪炮打开之后,一些学者赫然发现,自己认为先进的东西早已不在领先,反而成为了一堆无用的垃圾。外面有太多完爆自己的知识体系,于是,华国学者只能从新开始学习,却接受那种体系。

    而一个新体系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最起码对于华国学者来说,很多知识体系太先进,他们根本接受不了,只能从头开始学起。

    一来一往,华国落后西方何止百年。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追赶百年的差距,并且还能诞生被世界认可的数学家,这已经证明了华国人的优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