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大合围-《双鹰旗下》
第(2/3)页
1915年5月8日,鲁登道夫指挥德第8集团军和新组建的第10集团军再次在坦能堡对俄新组建的第2集团军形成合围,萨姆佐诺夫的悲剧再次重演,俄第2集团军21万人再次被全歼,仅仅有2个军不到3万人幸免于难。
俄国整个的防线全线崩溃。俄军第1集团军和第12集团军被迫放弃了华沙,沿着基辅至华沙的铁路线一路后撤。
整个东线战场演变成了一场追逐大赛,马肯森集团和奥匈第2.第3集团军组成的联军一直在死咬着逃跑的俄第9集团军,从普热米尔到利沃夫,直到里维夫的铁路中枢。
李海顿则指挥着奥匈第1、6、7集团军对俄第11集团军紧追不舍,直逼基辅。
奥第4集团军则沿着德涅斯特河向南推进。
鲁登道夫指挥的东普鲁士重兵集团和马肯森集团终于把俄第12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残部合围在了布列斯特要塞,而俄军总司令尼古拉大公也不知道幸运还是不幸地逃脱了被俘的命运,他率领俄第1集团军残部逃到了明斯克。
现在沙皇的手上仅剩下了四个完好的主力集团军,剩余的兵力虽然加起来还有300多万人,但遍布在这个帝国广阔的土地上,能够在一线作战的部队只有一百三十万。
俄国已经失去了进攻能力,但还在坚持。
德奥联军在东线取得一场足以改变战争进程巨大胜利,就象一出令人惊心动魄的大戏。在5月之前,协约国的前途一片光明,似乎取得胜利只是早晚的事情。俄国人在东线一路高歌猛进,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反戈一击,都足以让奥匈帝国丧失还手之力。
英法联军在加利波利的登陆看起来奥斯曼帝国随时都可能倒下。
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巨大的灾难随之降临。俄国人在德奥联军的打击下出人意料的迅速崩溃,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俄军就损失了170万的主力,其中大约有120万人成了俘虏,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他们还会继续遭受打击。
现在德国人和奥地利人腾出手来,马肯森率领的第11集团军已经转向了巴尔干地区,而奥地利人也从一线抽回了3个精锐的集团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