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准备-《双鹰旗下》
第(2/3)页
但自开战以来,奥匈海军已经通过布雷战术在地中海取得了击沉击伤十数艘英法舰船的战绩,而自身竟无一损失。
除了潜艇部队,这支轻型舰队的表现也足以令人引起足够的重视。
李海顿原来对于驱逐舰并没有多深刻的认识,他只知道在以后驱逐舰已经成为了各国海军的主力。不过,那是因为反舰导弹的原因,舰炮已经几乎沦为了摆设,而现在还是巨舰大炮的时代。
不过由于是作为主力舰的伴随护航舰而建造的,奥匈帝国海军的驱逐舰一般都建造的比较大,排水量在1200吨左右,而且拥有着2500海里到3000海里的续航力,这样的航程已经足够它在地中海中跑一个来回了。
由于经费的限制,奥匈帝国海军所建造的驱逐舰数量并不多,从1906年到1914年总共就建造了31艘,也就是每艘主力舰大约能够有3艘左右的驱逐舰为其护航。由于奥特朗托海峡被封锁,帝国海军大型战舰无法自由进出,驱逐舰队就成了帝国海军骚扰英法两国海上航线的主力。
驱逐舰队所取得的最出色的战绩是在希腊马塔潘角发动的一次夜间鱼雷袭击中,击沉了法国的一艘老式的前无畏舰。
这一战绩使帝国海军意识到这种排水量只有一千多吨的轻型舰船却足以对大型战舰构成致命的威胁,当然,是指用鱼雷突袭的情况。由于鱼雷技术的发展,目前鱼雷的射程已经达到了3000多码,即使是在交战中,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威胁作用了。
海军技术兵器的发展自然有它自己的规律,并不是一个人就能改变的。李海顿所起到的作用,实际上只是能让帝国海军在某些方面做的更加出色一些罢了。
谁也不可能制造出超越时代的武器来,所以他现在也只好忍受着他期望甚高的坦克以每小时低于20公里的速度,并且每七十公里就要更换某些零件的折磨。稍微好一些的是汽车,不过目前几乎所有的汽车轮胎都还是在使用实心轮胎,虽然充气轮胎早在1905年就被发明出来了,但它还不成熟,在子午线轮胎被发明出来之前,它的磨损速度足以令人发狂。
什么是子午线轮胎,李海顿不知道,他只知道里面是几层帆布,具体的问题只能由工程师们自己去解决。
同盟国的橡胶来源中断了,虽然还有些储备,但却支撑不了多久。
幸好,德国人从煤焦油里发明了合成橡胶的方法,让李海顿不用担心他的运输车队再回到使用钢圈的旧时代。
战争,总是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几乎每经历一次战争,总会伴随着一次科学技术的飞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