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交换筹码-《电脑附身》


    第(2/3)页

    杨林郑重道:“首长,这个我可以保证,矩阵语言是我一手开发出来的。它到底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我心理非常清楚。如果联网的话,它编写的程序甚至可以在单片机上运行,其智能化水平不低于未联网的matrix1手机!”

    二号首长的脸色也不由得凝重了起来,他本身就是电子行业出身。对相关领域的了解要比普通的领导者深很多,自然清楚杨林这话的分量有多大。

    所谓的单片机,其实是指一个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完整计算机系统,只不过它是微型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内部也有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内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不同的是它的这些部件性能都相对我们的家用电脑弱很多。不过成本也低很多,一般不超过十美金。

    单片机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医用设备、航空航天、专用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及过程控制等领域,甚至连空调、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等等的家电里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作为机电设备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单片机是靠预先设定的程序工作,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

    。

    单片机(rollers)诞生于1971年,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早期的scm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英特尔的8051,此后在805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mcu系统。

    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

    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

    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提高。随着英特尔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

    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

    高端的32位soc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

    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