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秋风-《象棋俗人》


    第(2/3)页

      (当然这种胜点制,在很多年前就出现过,而且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某一届比赛,出现冠亚军最后的排名争夺,是得由第三名和第四名比赛的胜者决定,才被小幅度修改。)

      不得不说,赵金鳞和王希杨虽然年纪都不大,但他们都很聪明。

      不但懂得“及时止损”和“钻空子”,并且这二人水平相近,二人都能神奇的揣摩出对方的想法,再加上他们二人都有些背景。

      这也导致这盘棋,变得异常耐人寻味。

      除了极个别棋力高深者能看出二人求败的心思,大部分棋友,都觉得这二小孩,实力一般,都在拼命地换子。

      这种行径,也让李天道在心中把赵金鳞这个原本以为是同辈竞争的最强对手,理智划出自己同辈的竞争名单。

      对于他来说,一个不敢去挑战强者的棋手,是不配去成为自己未来的对手。

      但他也会想,若是自己下一场对手遇见的是杨铮的话,那么自己又会怎么抉择?

    
  他看了看身旁努力在解说台上那场根本“毫无意义”比赛的东东,他握紧了拳头。

      当然,必须是无所畏惧啊!

      杨铮也看着台上的比赛,他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丝苦笑。

      他看得出来,赵金鳞这个少年,他的棋力要比王希杨高出小半个职业段位。

      但王希杨,却又因为布局诡异,硬生生的将这个差距拉了回来。

      无论是王希杨,还是赵金鳞,他们都要比东东强上不少。

      他们也可以说是青年才俊,但他们却太聪明了,聪明到他们太相信数据和“视觉”,忘记去相信自己的极限。

      这也是现在很多棋手的通病,更是很多教育机构的失职。

      当所有教育机构用冷冰冰的胜率数字以及没有温度的大数据分析去作为判断一个棋手好坏的唯二标准。

      那么这种所谓“流行”的“高效”的判断依据,也只会扼杀一个个棋手的未来。

      每个棋手都有状态好,状态坏的时候,每个棋手也都会在面临绝境的时候,做出不同的选择。

      好的教育机构,应该教会棋手不到最后一刻,就不应该放弃。

      也应该去教会棋手,在失败之后,去思考,思考该如何改进,该如何进步或是追赶。

      而不是教孩子去选择“最优”的路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