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做皇帝实在太过劳心戮力,况且四大世家互相制衡,萧湛若是上位,势必会引起其它三个家族的强烈反弹。 内有皇位之争混乱不堪,外有异国虎视眈眈,舒安歌与萧湛力压群雄,将不足八岁的十五皇子抬上了皇位。 萧湛因为拥立有功被封为摄政王,舒安歌亦更上一层楼,被封为宁国公。 桓家在与萧湛和舒安歌的斗争中落败,遭到多方打压,他们铤而走险与燕国相勾结,欲与外贼一道,颠覆大梁统治重振桓家声威。 外有燕国大军压境,内有桓家出兵勤王,更有庾家坐山观虎斗,情况万分凶险。 好在舒安歌与萧湛,一直为百姓发声,推行过许多利国利民的政令。 国家兴亡之际,舒安歌亲自披甲挂帅带兵出征,诸多受过新政恩惠的百姓如云响应。 大军气势如虹,内平奸贼外荡敌寇,萧湛则负责在建康坐镇,运筹帷幄确保大军后方安全。 两人再度联袂,硬是将突然发难的桓家打的落花流水,又将燕国兵马赶出大梁,且追杀到燕国境内二十里处。 若非舒安歌顾惜到,大梁这几年正是飞速变革期,穷兵黩武不利于长期发展,又怕吞并燕国土地后,引起其它几个国家反弹。 否则,以大梁军队所向披靡的气势,直逼燕国都城不在话下。 大梁凯旋归来之后,百姓夹道欢迎,整个大梁欢欣鼓舞,为大军助威。 舒安歌人还没到建康,小皇帝已经连下数道诏书,犒赏三军封赏舒安歌。待她解甲交还军队之后,小皇帝又封舒安歌为上柱国大将军。 为了表彰舒安歌平定内驱除外贼时的贡献,小皇帝又钦赐她大将军府,一人肩挑两府,在大梁实乃绝无仅有。 从区区寒门子弟,成为大梁权势滔天的宁国公及上柱国大将军,舒安歌不仅名留青史,更成为当世传奇。 宁国公府前车如流水马如龙,前来拜会的人络绎不绝,只是宁国府大门紧闭,守门人只是笑着收下贺贴,贺礼却是全部退回。 有人自以为聪明,另辟蹊径到大将军府进行拜见,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吃闭门羹。 宁国公去哪儿了?这成了建康头一号谜题,仿佛那日下朝之后,宁国公就不再出现人前。 在大军班师回朝前,摄政王萧湛身体微恙,抱病在家。 有人猜测,先前客卿忽而成了与自己比肩的大将军,摄政王或许心中不忿,这才抱病还家,连面子情都不愿做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