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踏青-《混唐》
第(2/3)页
良久,张宝儿突然问道:“先生,你真的不后悔吗”
“宝儿,如果我没记错,这是你第十三次问这个问题了吧”魏闲云难得露出了一丝苦笑。
“我知道,可是”张宝儿忍不住晃了晃脑袋:“直到现在,我还觉得像在梦里一样,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张宝儿所说不敢相信之事,便是魏闲云今后要跟着自己了。
张宝儿记得清清楚楚,那天在长乐驿,进了房间后,魏闲云对张宝儿所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宝儿,如果你不嫌弃,今后我想跟随在你身边”
当时,张宝儿听了魏闲云这句话,愣了好半天才傻傻问道:“你跟着我,太平公主怎么可能同意”
“这一点你放心,我已经说通她了,她已经同意了”尽管魏闲云回答的很肯定,但张宝儿直到现在还一直觉得有些不太真实。
魏闲云不再纠缠于张宝儿的问题,静静看着面前的孤坟,脸上露出了怅然的表情,忍不住吟道:“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这诗也不知是谁写的,很直白,张宝儿虽然没念过书,但也听懂了。他还是头回见魏闲云忧郁的一面,忍不住问道:“先生也有烦心事”
魏闲云老老实实点头道:“只要是人,谁都会有烦心事,我当然也不例外”
张宝儿来了兴趣,正要询问,却被魏闲云岔开了话题:“宝儿,你说我让你来这潞州,你后悔吗”
“不后悔”张宝儿摇摇头道:“先生那日分析的一点没错,潞州官场错综复杂,适合我们在这里立足。潞州的地理位置勾连南北,商贸发达,若真能站住了脚,今后会大有收获的”
“那是来之前的分析但现在看起来,潞州的形势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的多”
魏闲云说得没错,虽然他们到潞州才两个月时间,可也知道了不少其中的内幕。
在潞州,刺史梁德全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无论是在官场上,还是生意场上,他都能一手遮天。梁德全也算是韦皇后的心腹了,正因为有了韦皇后的庇护,他才敢为所欲为,在潞州巍然不动地做了五年的刺史。
“凡事必有破解之法,潞州看起来被梁德全经营的像铁桐一般,但肯定有破绽,只是我们一时还没有找到而已”比起魏闲云来,张宝儿倒是很乐观。
魏闲云似乎想起了什么,向张宝儿问道:“对了,宝儿,玉真郡主不是给过你一封信吗要不我们去找找临淄郡王,说不定他能帮帮我们呢”
“不妥”张宝儿深思熟虑道:“依目前的形势看,临淄郡王根本就没有能力帮咱们。就算他能帮,我们也不宜现在就去找他。梁德全与临淄郡王素来不睦,若让梁德全知道了此事,岂不是为我们树敌了”
李隆基是三年前到潞州做别驾的,刚到潞州的时候,他也想着用自己郡王身份压服梁德全,从梁德全手中争些权力。可梁德全却阴险的很,表面上对李隆基颇为恭敬,暗地里却丝毫不把李隆基放在心上。刺史衙门和各县,李隆基不仅根本插不进手去,而且还吃了几次暗亏。数次交锋都败下场来,李隆基愤慨无比却又无可奈何,只好去做自己的闲散郡王,不再过问潞州的政事。
听了张宝儿的这一番话,魏闲云微微颌首:张宝儿越来越沉稳了,不再是以前的那个青涩的莽撞少年了。
“宝儿,你觉得下一步我们该怎么走”魏闲云看似在询问,实质上却是在考校张宝儿。
“潞州的官场与商家的情况,我们大体已经掌握,但对帮派的情况却知之甚少,特别是那个正义堂,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不搞清楚这些,最好还是不要盲目乱动。”
潞州官场的争斗,说穿了就是刺史梁德全与临淄郡王李隆基之间的争斗,梁德全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潞州商家之间的暗战,同样也是一边倒。梁德全的小舅子白宗远,掌控了潞州各项生意的五成左右。潞州本地的世家大族,占了三成,还有两成是一些各自为战、混口饭吃的小掌柜们。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可白宗远这条外来的强龙,倚仗着梁德全的势力,生生将潞州本地的世家大族压得抬不起头来。
最微妙、也是最复杂的,便要数潞州的帮派之争了。潞州原本只有一个燕雀帮,梁德全主政潞州后,不知何时又出现了两个帮派,一个叫长乐门,一个叫正义堂,随着长乐门和正义堂的出现,燕雀帮迅速没落。于是,便出现了长乐门与正义堂打得你死我活、燕雀帮两不相帮谁也不得罪的局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