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五子登科?五福临门?五步成诗?五秋…… 不知为何,他心中隐隐有种不好的感觉。 赵柽抬头看去,只见道君皇帝一杯酒仿佛喝不完也似,就是袍袖掩面,不肯露出表情。 你老人家这是羞于见人吗?赵柽眯了眯眼,连出三秋题,这可是古之未闻啊!你老人家又有事迹要名留青史了,这等操作就算是儿臣都预料不到啊! 对面众词家此刻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秋词他们倒是个个心中都有,可对面秦王……还能再写秋吗? 一名诗人,终其一生大抵写某个时气的诗词,都不会超过三首。 而秦王倘若算上中秋曲,都已经写四首了,这还是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且四首都是那种会扬名今朝,传扬后世的曲子,尤其那首塞上秋小令,简直就是神来之作,不说前无古人,谅也后无来者。 写了这么多秋曲后,秦王还能再写秋吗? 没人相信赵柽能再写秋,赵柽观看众人神情,已知他们心中所想,不由暗自冷笑。 曲之精华,大抵在秋,事实上诗歌文化的第三座里程碑,便是清曲中的秋天。 对面这时走出一名词家,见礼后吟诵了一首满庭芳,这只词牌子字数也不少,但他作得一般,不如前面两首好。 赵柽摇头道:“败作啊败作!” 这词家自是不服,他暗想秦王都已经填了这么多秋曲,就算是再惊才绝艳,怕也作不出好的了,更别提力压。 “还请秦王赐教!”词家皮笑肉不笑道。 赵柽也不看他,道:“起调折桂令!” 乐工起调,他开口吟道: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 又一首秋曲,这一刻殿中所有人脸色都变了。 从赵柽在太学诗会上作的两首中秋曲,到此时的三首秋思、秋怀、秋愁,已经整整五首与秋有关的曲子了! 这是要干什么?是要五秋开曲路吗? 所有词家都有些惊魂不定,就是周邦彦神色也凝重到了极致。 上面道君皇帝终于放下了袖子,露出面容,他心中疑惑万分。 这都作出来了?莫不是老二从小就写曲,一直藏着掖着,直到眼下才全部拿出来? 老二想要干什么?就算是真的想要给曲扬名,可也不必这般处心积虑吧? 这简直都有些疯魔了,连续五首与秋有关的曲子!疯了,真是疯了,这不是疯了又是甚么? “嗯……”道君皇帝眼瞅众人,心中暗想,此时此刻,绝不能给老二喘息之机,哪怕他从小就写曲子藏起来,但又怎能般般种种都写了遍,看来要出一些生僻的题目才是。 道君皇帝想到这里,开口道:“下一题写……杭州西湖!” 写西湖! 赵柽自小生长宫中,开府不过两三载时间,从没有去过江南,更勿论甚么杭州与西湖。 但那些词家不同,都是读书人,奉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何况还是词家,最讲究游山玩水,穷尽名胜。 别说如今的年纪,大多年轻时就去过杭州,去过西湖,去看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甚至不少人早年就写过西湖的诗词,也曾流传一时。 写西湖对他们来说,甚至要比写秋色更加容易轻松。 赵柽看向对面众人,众人也都一脸呆滞地看他,任谁也没有预料到官家会出这个题目,这分明就是送分题啊。 而且大多数人都知道赵柽没去过江南,连江南都没去过,又如何写杭州西湖? 道君皇帝挺词压曲的想法在此刻已暴露无疑,众人都心中更加有数。 但只有赵柽才明白,什么词曲,道君皇帝根本在乎的不是这些,他只是想打压自家罢了,自己不管挺什么,道君皇帝都会反着来,毕竟樊楼的事他老人家还没报仇呢。 对面出人,仿了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填了首西湖词。 赵柽冷笑:“败作!” 随后在殿内人目瞪口呆之下,开口作了一首西湖曲。 道君皇帝在上面揉了揉眼睛,这不可能啊!老二没去过杭州,怎么能写出这么**奢浪的西湖曲?听着他都想往江南跑一趟了! 不行,还得想办法!道君皇帝继续出题,这次须再远点,广南西路,南天海角,写琼州风色! 这下殿内所有人都蒙了,不但秦王没去过,他们也都没去过啊! 那地方是贬谪之地,谁没事渡海跑那去啊! 那地方孤悬海外,一州三军,琼州领五县,昌化军领三县,万安军领二县,吉阳军领三镇,总领海南地区,广南西路辖制。 写那地方的风色?或许有风色,但谁都没见过。 可没见过也得写啊,硬着头皮写吧,闭着眼睛编吧。 反正有海,没见过南边海的,总看过东边海,照葫芦画瓢填一只词牌子就是。 对面出来一人,这个题目也不必挑挑拣拣了,随便想个词牌子就填,好不好也就那么回事了。 出来的词家填完,赵冷笑一声:“这是什么词?败作!” 这次对面的词家既不气也不恼,看着赵柽笑道:“这词下官确是做不好,还请秦王指教!” 赵柽开始作曲,只思索了几息便填了一首水仙子,道君皇帝听得目瞪口呆,这怎么回事儿?怎么老二填的有模有样?琼州真像他曲子里说的那样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