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是身是病非新故,苦痛伤离何自哀-《道通》


    第(2/3)页

    余泽隐约抓住了什么,然后他恍然大悟。

    是啊。约翰说的没错。当时的约翰,是在做一件事。

    做什么事?向老人请教。

    他向老人请教,老先生对于他的请教,做出自己的回答。

    此时的约翰,可以选择相信,也可以选择不相信,这无关紧要。但他应该明白的是,他不应该在老人还没有把话说完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为,你是在请教,而不是辩论。

    你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反对,甚至是对立,都可以。但在这个请教的过程中,双方角色既定的情况下,应该明白自己是在做什么。

    余泽明白了,他反观自己的过去,他似乎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不恰当的时间,迫不及待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就如同之前他和约翰的谈话,也因此而暂停。

    余泽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惭愧的神色。

    约翰似乎没有看见,他继续说道:“我当时静静地看着老先生,没有说话,只是做着倾听的表情,当然,我的心,也是一样。这时,老先生忽然说道,好,你很好,约翰。我们现在可以继续的聊下去。你现在有什么困惑吗?”

    “我回答说,老先生,我明白你之前说的话,您是在借病来说生死的问题。请原谅我的愚钝,这虽然是以此类推的譬喻,但毕竟不能完全解开我的疑惑。”

    “老先生说,由病说死,所以我说,病死,也是非常死的一种。而相对的,就有无病而终之人。”

    “我当时想了想,认同道,是的,先生,一定是这样。但很可惜,在我的身边,似乎没有这样的人。大部分的人,不是死于意外,就是因病而死。”

    “老先生说,在我们中土国,有一句话,叫做寿终正寝。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们古人的观念认为,人寿,是由天定,在这个世上,人身的生灭,是由老天所定。等到人死的时候,就是灵魂归去之时。”

    “我点头说,是的。尘归尘,土归土,灵魂,将回归天神的怀抱。”

    “老先生说,但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们古人所说的寿终正寝。是人穿戴整齐,在自己家中正室之中,正衣冠,面色安详离世。什么时候走,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很平淡,很安详,轻轻松松的走,这才算是寿终正寝。这也就是我所说的,能做到这一点。才算得上是‘会死’。”

    “约翰,如我之上所说,你复观你身边的人。有几个人,算的上是寿终正寝?”

    约翰摇头道:“没有人。”

    “没有人太绝对了,几乎是没有人。老先生这时轻轻的叹了口气。说道,病魔缠身,自己害怕畏死,亲朋好友再来表达关心,到了医院,又是管子又是针头,没辙了,刀都上来了。到最后。连离开这个世间都这么痛苦。约翰,你观这人生,生来哭啼。死时痛苦,悲哀吗?”

    约翰尽管是在复述那位老先生的话,但却在看着余泽,似乎是在询问他。

    余泽的反应是什么?

    无动于衷。

    不,也算不上是无动于衷,他也会生出感慨。哎,是啊。人生就是这样,真的是挺悲哀的。但这只不过是一句感叹。听起来感慨,可并没有感同身受。

    因为他没有得过重病,不知重病的伤痛之感。

    没有将死,不知死前对生命的留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