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血路救赎》
第(2/3)页
庆幸吗?杰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这种感觉,但从日本人事后的反应来看,显然是损失惨重且难以挽回,因为陈文强提出的条件是日本人不可能接受的。
尽管日本人在东沙岛的归属上做出了让步,希望以此来避免陈文强借题发挥,使抵日运动蔓延更广、持续时间更长。但杰姆知道,只要不是全部接受条件,在鄂、湘、粤、桂,以及上海、江浙,这些陈文强的势力雄厚的地区,抵制运动是不会停息的。
而在掌握了警察或厘金大权后,陈文强完全可以不通过什么表面上的抵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只要他暗地里一声令下,鄂、湘、粤的巡警便会对某些他指定的国家商品进行加税、加收厘金,并且在运输途中进行刁难。一次两次下来,还有多少商家会经销、贩卖?
没错,杰姆在被指定来谈判前,已经看过了很多的分析研究资料。也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只要不是以战争手段,对于陈文强的打击和压制很难达到目的。与其得罪他,被他的各种表面、暗地的手段遭受损失,倒不如结好与他,象德、美一样,从而争取利益。
“本官与美、德合作的协议没有秘密条款,都公告于报。”陈文强在继续说着,强调着他的条件,“正因如此,才被朝廷和国内民众所接受,不致被扣上卖国的帽子。如果贵国要合作,条件最多是持平,绝对不能超过。你要知道,广九铁路修筑的困难不在于投资,而在于各国势力的均衡。如果不考虑贵国的利益,本官早就与德、美展开协商谈判,敲定事情了。”
“这一点我方完全同意。”杰姆点了点头,说道:“鉴于贵国现在的舆情,条款一定不会令陈大人为难。”
陈文强的脸色稍霁,说道:“港督卢押阁下就任不久,便要集资捐建香港大学,本官还是比较钦佩的。”
“是的,港督对教育事业极为热心,前总督张人骏大人还慨然捐出二十万元,成为第二大捐款个人呢!”杰姆笑着附和道。
“德华大学乃是本官一力促成,今又有美方愿意将退还的庚子赔款一部分注资于该大学的扩大,并且确定了派遣留美生的办法。”陈文强微笑着说道:“香港大学的建设恐怕要在三四年之后方能建成,这还是捐款比较顺利的情形。所以,本官倒觉得继续办好德华大学更加实际。如果港督阁下有意,将香港大学作为德华大学的分校,能够更快地建成开学。”
“这个——”杰姆想了想,苦笑道:“这恐怕要港督大人同意才行。而且,这不是合作谈判的必要条件吧?”
“当然不是。”陈文强随意地摆了摆手,笑道:“本官只是随便一说。”
随便一说?杰姆知道陈文强已经表露了意图,那就是与香港大学争夺捐款,但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德华大学与香港大学离得这么近,争夺优秀生源,争夺捐款资金,倒也无可厚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