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伯乐不常有啊-《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


    第(2/3)页

    “另外再声明一下,流水线这个概念出现得很早,并且我们大唐也有,只不过需要官方组织才行。”

    “并不只是我一个人想出来的。”

    毕竟也就只有官方,才能一下子聚集很多工匠了。

    换成是其他人,估计就会有兵卒上门查水表了。

    至于为啥一直没有形成这个模式,说到底还是和时代观念有关。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这就导致许多工匠,并不会把自己的技术公开,自然也就更不会有流水线这个观念了。

    对于李格的声明,李孝恭则是笑了笑。

    若真如这小子所说,这个概念是早就有的,但这么多年过来,却依旧没有人这么做。

    唯独是你把这个提了出来。

    这已经足够说明你的才华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

    不过,这小子莫非真的志不在此?

    这一点,李孝恭很是怀疑,但此刻也不是说这种东西的时候。

    接下来,双方就开始对流水线工厂一事做出了探讨,比如工厂的位置,需要招多少学徒等等。

    这一讨论,就持续了两个多时辰。

    直到天色渐晚,李恪这才提出告辞。

    “李伯伯,工厂的事情大概就这样了,有什么问题等工厂建好之后,再做详谈吧。”

    李孝恭的身份毕竟很敏感,自己也不可能老往这儿跑,一次两次还行,要是次数多了……

    自家老爹那边可不好交代。

    “工厂之事,我会派人督促的。”

    话中的意思,李孝恭自然也听出来了。

    拿到了钱,又把流水线这个概念提了出来,李孝恭这面又全数同意,今天下午的目的可算是达到了。

    马车上,李恪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拥有二十万贯钱,就莫名的有些激动。

    俗话说家财万贯,这里的万贯指的就是一万贯铜钱。

    而如今,自己一下子就拥有了二十份一万贯。

    可以说是暴富!

    “有了这二十万贯钱,开酒楼也不成问题了,至于其他的也可以谋划一番。”李恪心中打着小算盘。

    ……

    甘露殿中。

    “那小子这几天都在干什么?”

    李世民扔下奏折,揉了揉酸痛的肩膀问道。

    自从那日之后,除了每周一次的朝会还能见到李恪之外,其他时间则是一次都没看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