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开工,一小部分人的觉悟-《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2/3)页

    刘清源头条变成了,裕王殿下扩建京师的传言。

    大家都想看看这位大明现在有名的财神爷,到底会怎么去做。

    第一天招人。

    第二天依旧是招人。

    一连五天时间,都是招人。

    一度让京师都没有闲人上街,似乎每个人都有了工作,消息传出去之后,使得周围县城许多没地,也快要吃不上饭的人,都开始往京师聚集。

    接下来不断地开办工坊和窑厂。

    有烧砖的,也有烧石灰的。

    另外一些就是木料加工和石料加工。

    通惠河,属北运河水系,亦名通济河,元时为金水河,又称大通河,现在又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玉河。

    是漕运业最发达的水道。

    元末明初上段从白浮村神山泉至瓮山泊的一段废弃,又把城内水道改建,只剩下东城外下游一段。

    为了节省人力和开工速度。

    朱载坖终于祭起了水力机械。

    河道离元大都土城遗址最近的位置,接连建起了十三座水利磨坊,然后跟着改造成了打铁,加工木料和加工石料的地方。

    朱载坖的计划,很快就在朝堂上通过了。

    不花一两银子,就能够得到一个扩展的比原来更大的外城,怎么可能没有人不同意。

    “宗安兄,宗安兄!”

    正在巡视河道木料加工的男子,闻言扭头看去,只见一名身穿锦衣卫服饰的汉子,提着一瓮酒就走了过来。

    “沈兄,今日不执勤吗?”

    沈速笑着问道。

    在沈炼家中读书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被介绍给了陆绎认识。

    一来二去,听说现在工地上缺少人手,就自告奋勇地前来主持工作。

    水车他是见过的,但从来都没有想到过,水车加以改装,能够代替人力。

    “今日休沐,特来看看你最近过得怎么样。”

    “裕王殿下身边有能人啊,看看这些,若是运用在了锻造铠甲和兵器上面,咱们大明的军械费用肯定会减少一半还多。”

    沈速已经不是第一次感叹了。

    从小在读书之余,就练就了一手雕刻的绝活,初时没有工具,他就将一块小铁片磨得极为锋利,作为刻刀。

    偶然得到一根尺把长的楠木,沈束将其做成“文具一,大匣三,小匣七,壁锁二”,又用棕竹数片做成扇子,其精致程度,连专业匠人都自叹不如。

    自然而然的,对于读书人嗤之以鼻的奇技淫巧,并没有多少偏见。

    正因为如此,才更能深刻地感受到,机械的力量到底有多么的巨大。

    一根木头,一块巨石。

    很快就能经过水力切割成自己需要的形状。

    “有这么夸张?”

    沈炼是不懂这些的。

    让他领军打仗还可以,聊这种在他的书本上不会出现的东西,就两眼一抹黑了。

    “不是夸张,走,带你看看锻造工具的额地方。”

    说完沈速就带着沈炼往另一处工坊走去。

    老远就能够听到叮叮铛铛的声音传来,密集的打铁声,是及时做工坊中个,最嘈杂的地方。

    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可以有收入的地方。

    每天打造出来的斧头,镰刀,菜刀,不计其数。

    能够自用的,就内部消耗。

    产出过多的,就放出去买卖。

    价格便宜质量好,根本就不愁销路。

    “沈大人,前面你可以进去,外人不行。”

    刚刚走到门口,就见到守在外面的一名汉子往前一挡,拦住了两人的去路。

    沈速一愣,一拍额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