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到时候,即便到了铜山,两军合作,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先立个威,让那位老王爷摆正了心态,对后面才有好处。 第二天一早,探马汇报,吴军万人正在斜谷外严阵以待,以逸待劳。 逍遥王命令大军继续开拔,朝斜谷而去。 这个时候,吴军也抽不出多少人马来阻击了。 一万人,面对蜀国五万大军,能迟滞些时间,最终还是挡不住的。 走了半日,距离斜谷还剩下约四十里,逍遥王命令大军停下,不继续走了。 如果继续行军,黄昏之前是能抵达斜谷的。 可是,被对方以逸待劳,怕是要增加不少伤亡。 因此,慢慢往前走为好。 中军停下后,还有五千前军,继续向前,一直都到距离斜谷二十里的地方,这才停下来。 这是为了应对吴军突袭,起到一个警戒和缓冲的作用。 赵昊这边,青鸟派出的一些暗探也都回来了。 仔细汇报了斜谷的情况。 吴国大军并没有任何出击的意图,只想在斜谷跟蜀军交战。 得到情报后,赵昊再次陷入了沉思。 他实在有点想不通,谢道寻如此安排。 到底意欲何为。 不过,谜底很快就揭晓了。 转天,三更造饭,四更开拔,当中军走到距离斜谷二十里之内,再次停下后,一个消息传了过来。 在大军之后,出现了一万吴国禁卫军,正在朝着牙箍山狂奔。 想要截断蜀军后路。 得报之后,逍遥王顿时大惊失色,连忙派出一万后军,立刻全速返回,占领牙箍山的有利地形,以防吴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到了这个时候,众人才恍然大悟,吴军为何要守在斜谷,摆出一副用一万军,在斜谷阻击蜀军的样子了。 这是想要引蜀军抵达斜谷后,再用一万禁卫军,前后夹击啊。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没有前日的冲突,吴军这个前后夹击的计谋,怕是真的要得逞了。 因为大军之后,并没有留下暗探。 之所以发现了一万吴国禁卫军,是因为谌斩重伤之后,就被送出了大军之中。 护送谌斩的士兵,过了牙箍山后,就发现了吴国的禁卫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