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是有五万军,则是可以起到牵制和震慑的作用,联军一方,必定担心被合围。” “不过,蜀国的五万军,加上我大乾的不到三万守军,在通信不畅的情况下,很难完美的里应外合。” 赵昊说到这里,故意的停顿了一下。 其实,这话就是在给蜀军脸面了,即便通信不畅就无法里应外合吗? 肯定不至于。 他之所以这么说。 原因在于。 大乾守军,未必相信蜀军的战斗力。 毕竟这么多年,蜀军的战斗力,也是名声在外了。 抬眼看了一下逍遥王,见逍遥王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妥,赵昊继续往下说。 “不过,这也不失为是一个出兵方案。” “这个方案算中规中矩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出兵方式,就是蜀国直接走祁门峡,进入第二块战场。” “这个方式有一个难点,就是需要战船,至少也需要很多小船。” “蜀国不具备走水路的条件,如果要这么做,就需要不少准备时间。” “这个办法不是不行,可难度比较大,只能作为备选之用。” “还有一个办法,是直接兵分两路,第一路五万以上的大军,直奔铜山一线。” “另一路则是从吴蜀边境分兵,直奔吴国的元阳和沐川两府。” “如此一来,吴国必定要分兵去守,铜山一线他们就抽兵回防。” “这样一来,此消彼长,我们再两边同时开战,吴国如果想要守住自已元阳和沐川,那么就不能将全部注意力放在铜山了。” “到了这个时候,我大乾后备的大军也差不多准备完成了。” “危局也可以解了。” 逍遥王闻言,久久都没有说话,手里不断转着桌上的茶杯。 过了好久,才幽幽开口道:“这么听下来,倒是最后一个方案更为妥帖。” “我蜀国以五万大军,去支援铜山,哪怕不真正动手,联军也要心慌一阵。” “再命一军直奔元阳和沐川,就会牵扯吴国大部分精力。” 赵昊点点头,走到一旁将地图拿过来,放在了面前的茶几上。 “王爷请看,这里是鱼城,目前吴国和蜀国,在这里聚集了三十万兵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