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


    第(1/3)页

    乌衣巷响起一串清脆的鸾铃声,从宫里来的朱络云母车碾过青石板,沿原路驶还。

    谢府长史站在阀阅下,目送长信宫的掌侍离开,脸上笑意顿失。

    他返回府宅,捧起掌侍公公留下的那只螺钿八宝盒,快步穿过外庭和养鹤台,来到家主院中,在门外的木廊上脱了履,恭敬地唤声“郎主”。

    “太后又遣人来给五娘子赏东西了,道是上巳节的节礼。”

    净室内焚着香,坐在檀木栅足案后的人抬眼。

    长史会意地打开漆盒,只见其中满堆了女子用的簪珥、金钏、玉佩等物,珠光耀彩,映照人眼。

    岑山望向上首的年轻人,斟酌着道:“仆以为,太后莫非还打算让五娘子与她那内侄结亲……”

    “礼照收,结亲不结亲的话,只当没有。”

    一道清沉的嗓音响起。

    雪白的香线从博山炉中缭绕而出,谢澜安拨着水墨扇面随意一拂,团雾四散,连着那身大袖襕袍都沾了漫不经心的懒散。

    执扇那只手,骨节分明,几与玉同色。

    岑山听见郎主这说一不二的语气,一颗心便落定了。

    安坐在堆满书简的博古架前的这人,少而清韶,是被那满纸清隽的书香气浸入了骨,如今年长,愈发展露出丰神如玉的风采。

    十九岁,尚未冠,已是陈郡谢氏众望所归的一宗之主。

    对于他们这样的世族来说,莫说宫里头的一盒首饰,便是几车金银抬来,也未必侧目一观。

    毕竟南渡以来,世家与皇家共治江山的格局至今未破,陈郡谢氏,更为累世清流,在外戚与世家针锋相对多年的局势下,一向保持着中立。

    庾太后想通过姻亲关系,拉拢谢氏这个强援,已非一日两日了。

    底蕴深厚的谢氏却有这个底气视而不见。

    再说了,长史心想,郎主对家中姐妹的护短,在京中历来是出名的。

    岑山心头松快了,收起奁盒,笑着提醒道:“郎主,明日便是春日宴,想来满城名士,都等着郎君今年的佳作呢。”

    谢澜安闻言,索然无绪的脸上倏地笑了笑。

    “山伯放心,我忘不了。”

    她是死也忘不了的。

    上一世,她便是在这场春日宴上看走了眼,收了一个野心通天的狼崽子,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想起楚清鸢这三个字,重回自己十九岁的谢澜安,倦戾地皱了皱眉。

    前世她之所以在名流云集的宴会上选中此子,不是像阿母日复一日担忧的那样,怕她动了什么风月春心。

    她那颗本该属于女子的心,早被母亲的戒尺挫磨干净了。

    阿母掩盖她的身份二十载,将她养成一个男儿,她也只是以一宗之主的眼光,发现了一枚在那些风流纨绔中,如松鹤立的璞玉。

    她欣赏楚清鸢落笔不俗的才华,也喜欢那身不卑不亢的风骨。

    在遍地敷粉涂朱,薰香佩锦,服五石散的门阀子弟中,这样干净的人不多见了。

    他向她揖礼,那片笑容同样纯粹如赤子,说:“清鸢甘愿一世追随郎君,为郎君所驱使。”

    门生有进学之心,谢澜安有提拔之意,一则是爱才,更重要的原因是她身怀巨秘,如履薄冰,唯恐在谢府泄露马脚,需要培植自己的心腹。

    以楚清鸢的出身,光会写一手锦绣文章无法在金陵立足,她便将极受京中名士看重的玄学之道、清淡之术、琴道棋艺,但凡她所有,皆倾囊相授。

    她栽培了他足足六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楚清鸢终如璞玉琢成,褪去年少的寒酸,借由谢氏的东风,成为惊才绝艳的“清鸢公子”,名动京城。

    而面对其他世家明里暗里的招揽,楚清鸢从来一笑置之,始终安分地跟随在谢澜安身侧,尽心打理她交与他的事务。

    他说过:“我永视郎君为主。”

    就是这样一个与她说话都恐高声的人,背地里暗投少帝,无视谢氏不涉党争的家训,为幼帝一手策划了那起震惊朝野的中宫投毒案。

    他教权力旁落的年少皇帝伪装中毒,再将谋害天子的罪名,扣在垂帘听政多年的太后庾氏身上。

    待庾太后一倒台,以庾、何两氏为首在金陵横行多年的外戚之党,便被皇命在身的楚清鸢联合几大世家,扑剿殆尽。

    一举成为功臣的楚清鸢,野心却远不止于此。

    他又将目光投向陈郡谢氏这块肥肉,为了进一步控制谢氏的资源为己所用,他毫不犹豫向谢家族老揭露了她——谢澜安的女子身份。

    等谢澜安察觉这一切时,族中耆老与三叔父子已带着人手,气势汹汹地堵上门来。

    那一日寒露,秋雨极冷。

    ——“谢澜安,你本女子之身,却假充嫡长孙坏我谢氏家风,尔与尔母祸乱家族,颠倒阴阳,不当人女,不当人妇!不配再为谢氏族人!”

    激愤的讨伐声中,楚清鸢手持一把油纸伞,独立于人群之外,带着她悉心教与他的一身雅致风姿,眉眼温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