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自此士林清议,民间热议,不少之前摇摆的都站出来,甚至部分主和的都改变了态度,言可一战。 国中兵精粮足,灭西夏,收河西,早非旧日可比,不趁辽国内乱,自顾不暇时,北伐进攻,更待何时? 赵稹更是清楚,近来兵械粮秣的转运,源源不断地送往大名府,河北动刀兵,漕司体现得最为明显,这一战已经是箭到弦上了。 “此次我大宋必胜,老夫竟错过了这等青史留名的功绩,可惜啊!可恨呐!” …… “恐怕要遭!” 与此同时,狄进看着机宜司汇总来的最新情报,沉声道:“大延琳到底是怎么胜萧孝穆军的?” 由于关系到辽国战事,大荣复亲自禀告,闻言有些诧异,他还是很激动的:“禀相公,机宜司目前探得的战报,都是由辽东那边的谍探汇总而来的,能打探出来的细节,都在上面,胜是绝对胜了,据说辽军连炉灶都未来得及收拾,就匆匆撤兵……” “我是问具体怎么赢的!” 狄进拿起薄薄的战报:“短短两页纸,有用的只一句高丽军助阵,就能概括萧孝穆败阵的理由?败阵传得沸沸扬扬,却连战场上的准确情报都搜集不到……你觉得正常?” 大荣复怔住。 狄进知道这位受个人立场影响,太希望渤海遗民胜了,缓缓地道:“于我而言,也期待大延琳可以击败萧孝穆,给予剥削各族的契丹权贵一个重创,甚至直接影响契丹人对辽国的统治,但我出使辽国时,对于萧孝穆这位国宝臣也是有些了解的,两人绝非一个层次的对手啊!” 大荣复还想分辨一二:“可下官也听说,萧孝穆不得元妃所喜,还被贬去西京,如今临危授命,或受辽庭催逼,急于求成,最终被大延琳所败,也犹未可知啊!” 狄进点了点头,倒也没有一味否认:“这确实不无可能……” 历史上的大延琳被萧孝穆轻而易举地击败,但也不能由此认定,两者的结局就一定如此。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聪明人也会一叶障目,犯极为愚蠢的错误,不能按照史书里的经历简单地考量胜败,狄进都是根据自己的亲身接触,再结合历史上的人物性情,进行综合的判断。 所以他要的是证据:“正因为这样,我才问你具体是怎么败的……大延琳复国了么?” “复国了!” 大荣复语气里透出浓浓的羡慕:“就在元月,大延琳于辽阳府正式登基为帝,复国渤海,开朝建制,当时观礼的就有高丽将领!” “还是复国了……” 狄进暗暗摇头,再度问道:“那复国渤海之后,大延琳的朝堂重臣中,是否只用了渤海人?” 大荣复有些尴尬:“这……自是不会!辽东各族混杂,依附大延琳起义的就有汉人、阻卜、女真、辽东高丽人,甚至还有党项人,官员里当然是各族皆有!” 狄进道:“那如今渤海国的礼制和律法,是依照渤海国原有的传统而定么?” 大荣复滞了滞:“似乎并没有……” 狄进道:“不奇怪,哪怕一开始大延琳要恢复渤海的旧制,很快也会实施不下去。” “因为即便推翻辽国,辽东依旧是一个多族混居的局面,大延琳要做的,是用渤海人取代现在的契丹人,成为统治阶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