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伙儿都围着一个人,所言所语皆是引经据典,但综合起来,只有一个核心:“仕林兄,君子同道,我等都支持你!” 狄进本以为自己百分百文会缺席率,势必遭到冷眼对待,没想到一到这里,就感到同科们特别热情。 之前甭管认识不认识的,纷纷与他行礼,正想着宋朝的文人什么时候有这般好脾气,听了鼓劲后才明白,原来是憋着一口气,准备反抗强权太后对科举的不公呢! 当然,如果狄进发挥失常,殿试的答卷一塌糊涂,那是另说,只要对方水平依旧在线,众人都觉得,今科状元理应由这位担任。 毕竟人家是真的破了要案,不仅缉拿了无忧洞贼子,连后宫某些恶举,都毫不客气地揭发出来,科举文采又当得起魁首之位! 退一步说,哪怕对状元之位极其热切的人,也要考虑到,太后真为了一己之私,把狄进给排到后面去,让自己高居首位,接下来会承担怎样的风评。 状元本来是极大的荣耀,最后可别弄得天下文人指责,落一個巴结太后,打压忠直的恶名,那谁愿意? “多谢诸位,进铭记于心!” 无论出发点如何,狄进心中还是温暖的,这是一群年轻而热血的人,有这样的同科,有这样的经历,乃人生一大快事。 待得安抚好这群激昂的士子,包拯又上前低声道:“仕林,净土寺的犯人手法十分高明,我至今没有发现有用的线索,明远则根据那封信去追查了……” 狄进这几日同样关注着净土寺的案子,荣哥儿每晚都将那边的进展禀告过来,不仅包拯从现场中没有任何发现,寻遍了净土寺内外,也是一无所获。 那种迷晕荣婆婆,让她说出平日里绝对不会说出口秘密的檀香,似乎随着迎客僧照静之死,彻底消失在众人的视野里,群僧都说不知,而通过彼此的口供对照,还真的没有嫌疑。 至于公孙策拿着那封挑战书,根据上面的内容、笔迹、纸张,追查蛛丝马迹,在京师拥有书铺文茂堂的他,至今也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收获。 这个犯人,前所未有的难缠! 狄进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我考虑过这种可能性,贼人布置出那个杀人现场,特意留信于我,是一场挑战,同样也准备将我的精力全部拖延在那里,无暇他顾,正因为考虑到这般,我才请你和明远出马,自己去拿另一个贼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