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会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大宋神探志》


    第(2/3)页

    狄进道:“我听说那乞儿帮的贼子交代了一件事?”

    吕安道勃然变色:“快回去!此事万万不可参与!”

    如今开封府衙知道内情的人,走路头都战战兢兢,生怕牵扯到这泼天祸事中,判官王博洋恨不得一病不起,判官朱昌别看太后党之前叫得欢,真正要查案了马上也推得一干二净,那个没人应差遣的推官,如今成了府衙上下最羡慕的职位,瞧瞧人家多机智,避开一个大坑。

    现在狄进居然主动跳进来,吕安道直接扯住他的衣袖,就往外拉。

    狄进拍了拍吕安道的手背:“多谢安道兄的关切,不过我并非是现在要参与其中,而是早就与此有关了!”

    别说吕安道震惊莫名,当来到屋中,陈尧咨听闻后,都觉得不可思议:“此案你早就知道?”

    狄进道:“大府应知,我是得河东路提点刑狱公事杜公衍举荐,寄应开封府的,实际上杜公举荐我,不仅是因为学识,还因为地方上发生一起案件,与京师有关,便让我通过应试的便利,早早前来京城,方便调查……朱儿,你来说吧!”

    跟在狄进身后的朱儿上前禀告。

    陈尧咨聆听了一遍陈述,询问了几个问题,抚须道:“老夫久闻杜世昌以善于治狱闻名,更有勇毅担当,此事发生在并州时,能有这么一位提刑官在任,是你们的福分啊!”

    杜衍官声极佳,在各地审理冤假错案的功绩朝堂都看在眼中,历史上就在明年,刘娥派遣臣子安抚地方,当臣子回归时,刘娥首先询问杜衍是否安康,并感叹我听说这个人很久了,这是执政太后对于地方官员的极大肯定。

    所以别的提刑官,陈尧咨可能并未了解,顶多大致听过对方是哪一科进士,但杜衍的声名确实可以作为一个保证,但又衍生出新的问题:“如此说来,你早有人证,为何至今才说?”

    狄进道:“案情蹊跷,关系国本,我担心此事贸然揭开,被有心之人利用,反倒不利于查明真相,便暗暗查探,没有声张。”

    “原来如此!”

    陈尧咨发出由衷的感慨:“有杜世昌不畏前程,又有狄仕林潜心调查,如此大祸,能消弭于无形,不让贼子阴谋得逞,当真是我国朝之幸啊!”

    换成另一个人,有机会保护天子的生母,这是多大的恩惠,还不眼巴巴地扑上去,非得把这起案子查得人尽皆知不可,很难想象,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能如此沉得住气,面对这么好的机会竟毫不动心!

    但眼前这位连破大案的同时,还能连中解元省元,陈尧咨倒也理解,如此才华,岂愿凭幸进之功上位?

    “危机还没有消弭!内官张茂则此前登门,官家如今很是担忧……”

    狄进沉声道:“我原本只是有所疑虑,如今倒是越来越肯定,此案幕后还有推动者,娄彦先会交代出这等口供,并非巧合,是有意为之!还请大府允我一同调查此案,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好!”

    陈尧咨点点头,心头莫名的一松,有了这位,比起麾下两位判官要可靠太多,十分干脆地道:“仕林,伱一来,老夫就感觉轻松多了!”

    狄进行礼,没有半分自傲。

    陈尧咨目光微动,却笑了笑:“走!老夫带你去见一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