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梅到现在都很清楚,这件事情的主要过错是在徐守业,而不是那个抱着孩子上门来的女人。 所以刘梅一直拉扯的都是徐守业,而非别人。 黄婆婆因为出来得早,也听见了那家人说话,相对比较了解,在旁边悄声对段嘉嘉和段述南说。 “这家闺女是来林场给人帮工的,正好就在运输队旁边,一来二去的跟徐守业好上了。他们说是不知道徐守业结婚了。”黄婆婆撇嘴,林场又不大,这种事情稍微打听打听就能弄清楚。 非要等到怀孕了才说知道徐守业结婚? 这话骗鬼呢! 黄婆婆说:“怀孕的时候这家姑娘跟徐守业说了,徐守业估计也是想要孩子,就花钱把这姑娘养在了乡下。听那家男人说,徐守业大概是想借包养的名义把这孩子抱回来,不想跟刘梅离婚。结果这姑娘家不乐意了。孩子都生了,现在来说不乐意离婚,人家也觉得吃亏。” “这不,一大家子人直接找上门来了。”黄婆婆摊手,一副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的样子。 黄家也没有一个能管这件事情的长辈。 林场的人大多都是迁来的,要么是早年的伐木工人,要么就是招工来的。 几十年下来,主要构成有三类,一类是像薛家那样,从外地搬迁到这里工作,有的一年到头也就见一面亲戚,有的就像薛家这样,亲戚都不在了,孤孤单单的一支。一类是周边乡下当初招工的时候进城的人,兄弟姐妹和其他亲戚要么就住在周边,要么都在乡下。剩下的一类就是当年知青下乡还有下放来林场的人。 好巧不巧,徐家就属于第一类。 从前徐守业父母还在的时候,亲戚一年还来一回。 徐守业父母走后,就剩下一个徐守业,他又是个懒得去搭理外地亲戚关系的人。 刘梅有点仨瓜俩枣都给娘家准备了,哪里会想着寄东西给外地的亲戚? 来往断了,自然也慢慢断了亲戚。 所以,徐守业这件事情还真没有一个合适的长辈可以帮他处理。 “我看呐,最后得落到您和黄叔头上。”段述南这猜测也不是空穴来风。 别的院子里如果出了比较重要的事情,家里长辈都不在的情况下,都会由院子里的老人和街道办一起帮忙。 段嘉嘉还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 她之前成长的环境都是在单元楼里,爷爷奶奶又是远近闻名的臭脾气,所以根本没有人愿意靠近他们家。 这种大杂院的生活,如果不是因为对面的福宝,段嘉嘉也不是不能过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