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好忽悠的指挥官-《暗影明谍》
一听这话,由恩少将立即就破功了,这让李君豪都没有想到。
由恩直接把手套一扔,一屁股坐在套房的沙发上,开口就道:“观察员先生,如果你能保证不把我现在所说的话告诉你、我的上司,我就和你实话实说。”
李君豪都被他逗笑了,直接道:“no!少将先生,伱要求的这个保证我是不会下的,因为那样会影响我作为战场观察员的公平和公正,但我能保证的是,只要你一直对我实话实说,我会是你忠诚的朋友,会尽全力帮忙解决你的问题。”
听到这话,由恩少将沉默了,过了片刻才道:“好吧!观察员先生,我想请教你一下,现在的德贡,你觉得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阻挡日军的进攻?
“要知道,我现在的英印军第17师虽然号称有四个旅,但现在实际能够作战的不到1.2万人,而且除了连以上军官,都是印度籍的士兵,他们的战斗力让我一点信心也没有。
“第17师要面对的是日军第33师团,却是一支特设师团,听说在入缅前还被加强过,兵力超过了1.8万人,而且作战经验丰富,我们根本没有胜算!”
“no!no!no!”李君豪有些不屑的道,“战争不仅仅是人数上的对比,如果士兵数量多就可以取得胜利的话,那你们英国恐怕不可能控制印度吧?”
闻言,由恩有些语塞了,这一点他当然知道,英国是靠着先进的舰艇、火器才打败了落后的印度人、缅甸人等,建立了在印度半岛上的殖民地,而且成了英国在海外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这当然不是靠的人数众多达到的成绩。
但是现在面对着剽悍的日本军队,由恩有些胆怯了。要知道,就在一个来月前(2月11日),第17师就在萨尔温江及米邻河防线被日军第33师团击败过一次,现在士兵们心中还存在着阴影呢!
当然,也就是因为这次失败,第17师的前任指挥官约翰·史密斯中将才被免职,由恩少将才被紧急任命为新任师长,但他其后的主要工作就是带着17师一路北撤,也根本没有与日军硬拼的意思。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复任英缅军司令官的赫顿中将竟然下了死命令,要求西路的英印军第17师守德贡,中路的英缅军第1师守同古,东路的第36印度步兵师守蒙镇,不得命令不准后退。这让他对未来战局很是悲观,觉得他和第17师完蛋了。
看到由恩沉默,李君豪继续道:“当然,日军第33师团的战斗作风比17师要凶悍,其作战经验也很丰富,但将军不要忘了一点,那就是英印军的武器装备要优于日军,特别是在火炮等重武器方面,你们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你们为什么不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呢?”
“哦?你是说……我们用炮火优势抵挡日军的进攻?”由恩感到眼前一亮,高兴道。
“唉!由恩将军,你为什么老想着防守?”李君豪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据我所知,现在日军第33师团的前锋部队只是一个214步兵联队,连火炮也没有几门,你们为什么不主动出击,直接用优势兵力和炮火把它给敲掉呢?就算不能完全歼灭,也完全可以将其击溃。这样一来,一方面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另一方面可以重新树立官兵们的战斗信心,何乐而不为?”
“嗯!这是个好办法!”由恩顿时跳了起来,大叫道,“观察员先生,我诚挚的邀请您加入我的参谋部,帮助我们17师打赢这一仗!”
“哈哈!”李君豪笑了起来,“将军阁下,这我可不能答应你。要知道,我只是一个观察员,没有权力涉入到英缅军的指挥当中。当然,如果您愿意,我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至于听不听还是要靠你们自己。”
“好吧,我现在就回去,督促那些愚蠢的参谋们拿出一个合适的作战方案,到时我再来找观察员先生商量。”说着,由恩站起来就向外走去。
“等一下,将军。”李君豪叫住了他,“请将军把最近一段时间的战情通报拿给我看下好吗?作为观察员,我想了解下战局形势。”
“没问题,我回去后立即让人送来。再见,观察员先生。”由恩兴冲冲的走了。
——
李君豪之所以只用观察员的身份与这个由恩少将说这些,是因为他有个设想,那就是利用他判断的、英缅军司令官赫顿中将想要打一场胜仗的心态,劝说(忽悠)着英印军第17师在德贡狠狠打击一下嚣张的日军,争取把其打痛。
如果这个设想能够成功的话,急于占领东南亚其他地方的日军就只能增派更多的部队到缅甸来,这将会从侧面减轻中国战场、远东其他战场上的压力。
而不透露自己的真正身份,则是因为现在的英国人可不会轻易听从他这个美军少将的命令。自己现在可以在美国国内影响到很多决策了,但对于英军来说……哦,还包括现在已经入缅的中国远征军,都没有什么威信!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他是美国总统特使、盟军印缅战区的副司令,也不可能贯彻自己的意志,而鉴于目前是三国合作的状态,他总不能直接对不听指挥的英军将领施以军法吧!
之前他已经用暗杀的手段干掉了逃跑将军亚历山大,这种方法可一不可再,不是正途,短期内不能再用。
与其因为英军不听命而发火,把事情搞僵,还不如先用美国观察员的身份、侧面帮忙参谋,鼓动这个由恩少将打一仗,如果能够取胜胜利的话,哪怕只是一场小胜,事后也能把自己懂得军事指挥的名气打出去,便于他以后的行动。
想了想,李君豪让小雨自己的最新设想拟成电报发回国内,一方面是例行的报平安,另一方面是先做个备案,为以后的行动做铺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