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稿酬和小人书-《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第84章,稿酬和小人书

      九十八号院,中院陈家,地下室。

      陈国华站在地下室的空间,看着手里头依然飘着浓郁香味的油条,脸色欣喜不已。

      很明显,放置了一两天的油条,依然跟之前放进去的时候,一模一样。

      如此说来,他放进去的大米等东西,放进去是怎么样,拿出来还是怎么样。

      一句话,永不变质!

      这可真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呀。

      既然是好消息,那么接下来倒是可以稍微冒险一下,多收购一些大米、猪肉等等。

      并且不需要什么腊肉了,直接就是收购生猪肉。

      甚至,如果陈国华心狠一些,直接去城郊的生产队,采购几头大肥猪。

      拉到深山老林宰杀之后,直接装空间戒指里面,一切就妥当了。

      未来需要吃肉的时候,就简单多了。

      只不过,想要去城郊的农村采购大肥猪,这显然需要伪装一下。

      并且还需要什么介绍信、采购员证明等等之类的东西。

      唔,慢慢来吧。

      现在倒是不急,准备好钱财,到时候才好去收购大米、面粉、猪肉等物资。

      第二天,他回到厂里上班,半上午的时候,刘长安就过来通知了。

      稿费到账了!

      同时,刘科长有请!

      刘科长邀请自己干嘛呢?

      陈国华默然,只能跟着刘长安前往行政科。

      到达行政科的时候,陈国华注意到了一个现象,行政科也多了不少新面孔。

      并且跟设计部差不多,来的也都是女同志居多。

      “刘同志,你们行政科也增加了这么多人手啊?看来到时候我就可以解放了,不用再兼职翻译了。”

      听到他的笑声,刘长安连忙苦笑道:

      “陈大翻译,这肯定不行的”

      他还以为这是陈国华在试探呢,所以赶紧否认。

      何况,行政科又不是只有翻译这件事,北汽制造厂大大小小的事儿,都是他们行政科来搞掂的。

      未来可是六千多人的大工厂,事情简直不要太多。

      行政嘛,就是后勤大管家,什么事儿都需要他们协助。

      “这些新入职的同志,划归我们翻译组的就没有几人,而且国华你也知道,翻译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别说直接翻译了,能不能做好最基础的部分工作,都是一个大问题。

      双语之间的翻译,对两种语言的基础知识点、认知面、阅读量等有很大的关系。

      原时空,陈国华读大学期间,考完了专八,在翻译公司面试之后,只是实习了不到半个月,就逃之夭夭了。

      太难了。

      听到刘长安的话,陈国华笑了笑,没有继续搭话。

      正巧这会儿也刚好到了刘科长的办公室。

      办公室内,刘长佑正在忙着审阅文件,看到陈国华两人敲门进来,连忙微笑着抬头招呼。

      简单寒暄几句之后,刘长佑就直接说明了情况。

      “是这样的,小陈啊,我听说了你最近这小半年来的翻译文稿.”

      “质量非常高啊,之前给伱千字五元的翻译稿酬,已经配不上你的身份了”

      “所以我跟上级领导申请了,段书记也同意了,给你增加稿酬,从现在开始,你的稿酬就是千字八元了.”

      嘶!

      陈国华闻言,顿时感觉牙疼!

      虽说他现在挺缺钱的,因为家里存着的那两千两百块钱,其实是留给陈小月她们三姐妹的。

      三姐妹的安全感,很大部分都来自那些存款。

      并且他自己也知道,他有能力赚钱,所以没必要动用那笔钱。

      这个时代的人,不是后世的年轻人。

      一般情况下,轻易不会动用存款的。

      就算家里有钱,他们也会把钱存起来。

      因此这笔钱,陈国华就当没有,他会自己赚钱来买粮食这些。

      所以他需要钱,自然更希望自己的工资收入可以高一些。

      但,终究还是太高调了啊。

      脑子飞速转动,陈国华赶紧在大脑里的生物硬盘查询这个时代的稿酬资料。

      果不其然,很快就被他发现了一个事实。

      原时空的历史上,在五八年的七月,文化部就会颁布第一个正式统一的稿酬规定。

      虽说这个《关于文学和社会科学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只是一个草案,并且也只是在八月一号,仅在京城和魔都两地试运行。

      翻译稿酬跟现在的稿酬没什么两样。

      然而,到了十月份,却有人提倡降低稿酬收入。

      主要原因还是作家的稿费收入,太高了!

      很多人心里不平衡!

      比如陈国华,即便他按照千字三元的翻译稿酬,如果他全职翻译的话,一个月慢吞吞地翻译,也能完成三四万字的翻译。

      意味着,他一个月的收入也有一百二十元。

      相比普遍只有三四十元工资的普通人,一百二十元的薪资,也还是太高了。

      更何况,很多作家,类似夏可为这种青年,狠一点,两个月写一本四十万字的小说。

      即便按照著作稿酬最低标准,千字四元,收入也是一千六百元。

      贫富差距太大了。

      所以那些提议降低稿酬的作家,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也是害怕。

      因此才会主动提议降低稿酬收入。

      十月十号之后,稿酬便在原来基础上,再减百分之五十。

      即便如此,到了六零年的时候,版税制度还是被废除了。

      虽说版税这东西,跟陈国华没有关系,但也侧面说明了,这个时代对作家的偏爱。

      特别是五八年之前,作家绝对是小日子过得最舒服的一小撮人。

      也难怪会有夏可为这样的青年出现了。

      “领导,这也太多了,而且我觉得千字五元就已经很高了,您还在增加我的稿酬.”

      陈国华立马委婉地拒绝道。

      可是刘长佑却挥手打断道:

      “小陈啊,你得随大流,听从组织的安排呀”

      为了把陈国华绑上自己的战车,刘长佑也是豁出去了。

      何况,陈国华的能力值这个价!

      行政科也有几位资深翻译,如牧春花等人,她们的稿酬也都是千字八元呢。

      可她们的翻译质量,甚至还不如陈国华完美呢。

      所以,刘长佑这么说,也没错。

      听从组织的安排?

      陈国华默然,这老刘真的是很会劝说别人嘛。

      这句话,看似没什么威力,可就是变相的威胁啊。
    第(1/3)页